返回第一百一十三章程(第3/4页)  宋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此圣人之事何谓奇技淫巧?若无伎官之士殚精竭虑何来大宋今日之武库优良?我辈书写之用纸又从何而来?故伎官之种种发明创造推动了社会之发展得以使圣人之教化大行于天下……”欧阳发缓缓的读到。
    欧阳修读完驸马这篇临场现做的文章后不禁痛快淋漓兴致所作能够有这么精彩的文章不是没有见过以欧阳修的名望前来把自己的文章交给文坛泰斗过目以期走捷径的人满大街的都是就连苏轼三父子也是如此欧阳修的儿子自然比平常人见过的多得多。
    不过欧阳修没有意识到王静辉这篇文章写的酣畅淋漓但对司马光并不公平——他拿着司马光的文章给王静辉过目以王静辉后世千年的眼光这样的文章无论在论点还是论据上都如马蜂窝一般漏洞百出若不是顾忌到这个时代的传统他能够写出更好的文章但反过来想以司马光的名头以一个并不是很出名的才子文章来同列首刊那也是非常不公平的。现在是不仅仅是道义之争而是王静辉想要改变传统挑战传统所迈出真正有意义的第一步以前在这个领域中并不是以金钱多寡来决定的而是以名望、文采在这几个方面余益太嫩了司马光的对手也只能是王静辉他自然会不遗余力针对司马光的文章来处处针锋相对要是在这场仅限于舆论上的斗法都落了下风等到在皇帝和众位朝臣同殿角力的时候那就更难过了。
    “伯和兄观此文有何指教?可否作为头刊?!”王静辉此时不用问光是看欧阳发的脸上表情便知道和司马光同列头刊同台竞技是没有问题的那个余益是个苗子但现在和司马光相比差的太远也不排除其人是个类似“衙内钻”之类的人物毕竟来汴都久了想踏进驸马府走捷径的人太多了。
    “改之此文妙极!早闻父亲常夸奖改之策论第一在下还不解其意后观改之种种札子才知道盛名之下无虚士!”欧阳发笑着说道。驸马流行于士林中的文章多是诗词策论极少流传欧阳修经常那王静辉来说事欧阳发虽然是个名副其实的君子但同属少年得意之辈难免心中有高下之分虽然欧阳修退下来的时间比较早辞官后就很少能够接触到驸马的策论了但前期的文章在他这里也有不少副本。如同王安石用驸马来砥砺自己的儿子王雱一样这一招欧阳修也用过不过效果上却是大相径庭。
    “伯和兄过奖了君实先生乃我辈读书人之楷模有幸能够和君实先生的文章同列实乃静辉之幸!”
    欧阳发兴冲冲的拿着王静辉的手稿告辞了王静辉送到门口看着欧阳发的马车消失在夜幕当中的时候也不禁擦擦头上的冷汗旁边的书童涅心笑着说道:“先生很在意这次报纸上的争论吗?”
    王静辉转过身摸着着他的头说道:“涅心这次不仅仅是简单的道义之争它的成败与否关乎我大宋之国运!我写出的每一个字也许这个时代没有人能够真正了解但百世之后我大宋因为伎官地位的改变而发展到世间第一强国的时候那时人们便知道科技的力量实在不是人力所能够抵挡的!”
    这次为了应付西夏入侵王静辉几乎倾其所有连自己精心培养的书童都送到了战场上留在他身边的书童中也就涅心是个重点培养的苗子了鼎澄兄弟两人再厉害只是力量上的而涅心则是计策上的劳心者致人劳力者致于人涅心的成就注定要在鼎澄兄弟之上所以给出解释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好掩饰的。
    想到自己的书童王静辉不禁停下脚步望向西北真想穿透这重重夜幕的包围看到西北战场上是怎样一个情形自己的书童此时的境遇到底如何?
    大宋永兴定边军神堂堡
    身处大宋汴都的人基本上都不知道在这近二十天当中看似平静的西北风云再起大宋和西夏在小小的保安军大打出手连做邻居的定边军上下将士也极为紧张在这横山边缘的神堂堡由于地处和西夏交壤的地区更是弥漫着令人发狂的紧张味道。
    “大人这是从那个小子身上搜出来的东西还请大人过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