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三章程(第2/4页)  宋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来编辑部毕竟身兼大宋一等学者名头之外还是朝廷命官哪有这么多时间来此坐镇这里倒是王安礼、曾巩坐镇不过现在欧阳修自报纸一发的第二天便自觉的到这里坐上半天司马光、王安石等人也开始到这里走动;而《大宋明镜报》编辑部的成员们除了一个老大苏洵年纪大些之外剩下的可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学子当中隐隐为欧阳发为首当然还有个小派系——王雱在里面也因为其才子加当朝宰相之子的原因有不少号召力。
    两刊编辑部中的编辑无论是老的少的看法也不一样不过考虑到驸马是两刊创始人的缘故这点面子还是要顾忌的编辑们面对如此多的来稿——这还仅仅限于汴都及其附近地区再远一点的地方如江南士林的来稿由于路程遥远还没有到不过由于抡才大典的缘故天下士子的精华——准备考场夺魁的准进士、准明经们都在汴都所以除了江南那几个领头的鸿儒还没有卷进来之外也都纷纷借着这段时间来润润笔。编辑部采取了折中的方法——赞成的反对的一齐发。
    《大宋明镜报》发行频率比《梅雪》高多了欧阳发在其父亲的暗示下拿着明天将要发行的样刊晚上来到了驸马府他要看看驸马对此的态度如何——这份样刊上的头版上有两份文章其中之一便是司马光写的当然是反对《伎官论》的文章而另外一篇则是汴都一个才子余益所写。当然两篇文章单从文字角度来看余益虽是才子还是显得嫩多了司马君实的文章旁征博引几乎将其大气磅礴文风张扬到及至本来欧阳发也想写的但是他还是停住了——和司马君实唱对台戏并非他不敢而是不愿冲着两家的交情他也要避过这一阵。
    “伯和兄这份报纸非常好!我们办报纸就是为了公正不管是谁只要你们编辑们认为公正便可在下虽然创立了这份《大宋明镜报》但亦不能左右你们编辑的想法里按照在下的个人喜恶来走!”王静辉在偏厅中和欧阳发对坐而谈。
    “改之兄这份报纸就这么发了?”对于驸马的开明他感到非常欣慰看来自己的父亲是有些多虑了殊不知欧阳修自参与濮议之争后便对驸马非常关注驸马当初出的那个主意虽然是他来执行的但心中总是有些芥蒂存在心中不过他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自己的儿子而只是探探驸马的口风。
    “当然不!”王静辉的口风一转笑着说道:“伯和兄不认为余益的这篇文章来和君实先生同版显得很单薄吗?”
    欧阳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余益这篇文章的确不能和司马光的放在一起太勉强了不过这也是矮个子里面挑高个儿本来他想插上一脚但在下午编辑会面的时候司马光从袖子里面掏出了这份文章后欧阳发便把自己已经写好的文章又留下了。
    “涅心去取笔墨纸砚来!”王静辉让站立在客厅一角的书童取来书写工具笑着对欧阳发说道:“伯和兄看在以往的情分上还请兄长给小弟行个方便小弟在这里写一篇文章若是能够如伯和兄的法眼就让小弟的文章来替代余益的好了毕竟君实先生此文是冲着小弟的拙作而来在下也不好避战不出!”
    欧阳发看着王静辉那人畜无害的笑容笑着说道:“改之能够亲自出手最好在下也好看看闻名天下的王改之如何应对君实先生的发难!”
    书童取来笔墨纸砚之后王静辉铺开稿纸拿起自己的鹅毛笔蘸上墨汁便在稿纸上奋笔疾书中间或略作停顿思考不过一会儿一篇文章跃然纸上中间居然没有一处涂改在旁边的欧阳发看了这个情形后心中也是非常赞叹——不愧是治平年间的榜眼状元真是下笔流畅。大宋立朝以来所有皇帝就数英宗赵曙任期之内仅仅考了一场制科本来应该在治平元年有次抡才大典的可惜赵曙身体虚弱多病曹太后摄政没有考成等到再次准备开考科举试的时候又再次病倒几乎丧命抡才大典被拖到了今年才举行所以王静辉便是这个治平年间唯一的一个头名状元这在大宋朝以来是从来没有过的。
    “伏羲造琴瑟芒做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