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二章 威慑(第1/4页)  宋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条河为滦河,这是辽国的奉圣州,南下为辽国西京大同府和南京析津府,在如此广大的范围内,爆发了罕见的蝗灾!不过辽国似乎对这场蝗灾并不在意,至少根据情报所知,当时辽国上报此事的时候,辽主耶律洪基正在春州北淀狩猎,接到消息后也没有返回中京大定府,而且此后辽国也没有进行什么有力的赈灾行动。”王静辉拿着指挥棒在福宁殿偏殿中的辽国沙盘上边指边说,周围的人除去皇帝赵顼之外,便是前几日参加福宁殿密议的司马光等三人,不过现在他们脸上的表情更加难看——辽国发生了如此大规模的蝗灾,这几乎就应证了驸马前几日的推测,大宋明年将会有很大的可能爆发同样的灾害。

    “为何枢密院没有传回消息?!”皇帝赵顼问道。

    “大宋虽然向辽国境内派遣了很多密探,不过在辽国境内中尤其是和大宋接壤的辽国南京道,对于户籍的管理契丹人是非常严格的,他们虽然会说契丹话,但是因为口音的问题只要一张嘴肯定会被认出来,所以密探分布虽广但其活动的区域是很受限制的,而且在辽国范围内有契丹人的鹞鹰在天空中巡游,是绝对不能够使用信鸽传书的,故而枢密院那边消息传递上慢了些!”王静辉抢在文彦博之前开口解释道。

    文彦博对于情报传递就是一个菜鸟,对其中的流程也仅仅限于“六百里金牌快脚”的层次,若是一阵犹豫,难免会议地方向就会产生变化,现在最重要的是防灾救灾,其他的问题先放到一边以后再说。文彦博心领神会。向王静辉抽来赞许地目光,心中却在盘算一定要加快对情报系统的改革方案编制情报系统设立在枢密院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定时炸弹,早早的清理出枢密院那是最好。可惜大宋对这方面了解最多的还是眼前年轻的倡导者,他看得出来王静辉对此很重视,连他自己都感非常棘手,更不要说文彦博这个外行了,文彦博现在只能够祈祷王静辉的动作尽量快些了。

    皇帝赵顼听后脸色稍微变得缓和了一些,他也知道王静辉这几日频繁的和司马光、文彦博与王安石接触,主要的目的便是想要对目前大宋情报系统的动作加以改良,以前的种种弊病没有暴露出来,现在通过这一场敌国蝗灾的汇报就会给抖落出来了。皇帝赵顼知道这和文彦博没有什么关系。这种事情恐怕也只有王静辉才能够有办法解决,现在也不是追究责任地时候,所以点点头把此事略过,文彦博心中也是喘了一口气。

    “辽主为何不进行救灾呢?”皇帝赵顼将话题继续。

    “依臣所推测,辽主想要要挟朝廷!”王静辉躬身说道。

    “要挟大宋?!”殿中人都心知这正是符合驸马前几日在军事上的担心。

    “蝗虫也是有着固定的习性的,在爆发蝗灾后,蝗虫可以在爆发地产卵,也可以运动飞行。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并且在行经的过程中产卵,是以即使是小蝗灾来年也会引发大蝗灾,若是当地来年旱情严重,则更会助长蝗灾危害的规模,这种潜伏的危害甚至可以在几年后仍然存在!”王静辉躬身说道,他多少也是上过初中生物课的,虽然不是专修动植物学。但他知道蝗虫产卵可以在几年甚至是十年后才孵化成虫,越是干旱越是严重。

    殿中众人听后都是一阵愕然,他们不知道驸马说得对不对,因为即使是司马光等人地博学也是建立在儒家经典之上的,这个时代的科学家还不知道蝗虫是如何繁衍生息,更不可能知道蝗虫的卵可以有如此长的孵化时间,在他们看来王静辉的话简直是天方夜谭。不过此时他们对此却是深信不疑——简单的经验积累告诉他们,蝗灾发生地在长时间过后仍旧会爆发蝗灾,这个时间短则一年。长则数年,这正和驸马的话所相对应,况且驸马的博学多闻他们早就见识了很多年了。

    “这又如何?!”皇帝赵顼说道。

    “辽国南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