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二章 威慑(第2/4页)  宋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道是汉人在辽国的聚集生活区域,在辽国汉人的生命虽然不至于为草芥,但种族之见在辽国还是存在的,耶律洪基是不在乎其属下汉人子民的死活的,对于他来说辽国的汉人不过是为契丹人提供粮食和其他生活品的奴隶而已。而辽国的契丹民族人口不如汉人多,这在契丹人统治高层心中也是一个隐忧,所以蝗灾既然爆发在汉人生活区域,他们当然不用担心,汉人死地多寡于他们无关,甚至是死的越多,在他们看来他们的统治也就越稳固。另外一方面也是辽主意识到蝗虫的这种生活习性,不加以救灾赈灾更多是想祸水南引,想让蝗灾波及我大宋,我大宋若是不察,明年爆发严重的蝗灾那便是大宋元气大伤,辽国正好可陈兵边界,派一使者来索要土地,增加岁贡,两相加起来,耶律洪基的算盘自然是很清楚了!”王静辉说道。

    皇帝赵顼听后点点头,其他人也是如此,对于汉人在邻国的遭遇,大宋的统治高层已经不是如同历史上那样什么也不知道了,并且邻国对大宋评价,他们心中也是知道的,形成这种认识一方面是因为大宋自立国以来没有实力来扫荡周边的地区强国再现汉唐之时的国威;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大宋向周边的邻国派遣了大量的密探,对邻国的情况已经不是陌生的,尽管还很笼统模糊,但返回来关于在邻国生活的汉人情况也比较清楚,至少不会犯下太祖皇帝之时进攻辽国朝野上下认为在辽国生活的汉民会夹道欢迎地愚蠢错误。

    “卧以为朝廷应该终止向河北诸路屯田计划,待到来年看清形势再决定是否要继续屯田!毕竟若是明年真的发生旱灾和蝗灾的话。厢军屯田将会成为极大地拖累,增加当地赈灾的负担!”司马光上前说道。

    皇帝赵顼点点头,不过没有说话。而是把目光投向了一旁的王静辉,厢军屯田也是驸马先提出来的,司马光的话虽然非常有道理,不过厢军屯田的效应也是非常明显的,毕竟每年以六万的速度裁汰厢军,朝廷减负效果明显,随着实施厢军屯田地时间越来越长,巨大的经济效益日渐显现。这令皇帝赵顼是非常心动的,所以他想要听听王静辉的意见。

    王静辉看皇帝赵顼点头看他,便知道皇帝心中地想法了,权衡了一番说道:“厢军屯田自治平四年开始后。最初计划开始的几年当中,屯田的重点是放在了陕西四路,有些偏向西北,所以三年过去后,到现在朝廷在河北诸路屯田非常少,只有两万多有余,就算今年屯田任务完成后,估计也不会到三万。这个数量还是可以接受的!君实先生的担心也有道理,不过好在基本上可以预见受灾的重点地区就是河北诸路,陕西四路估计受到的影响会非常小,这并不会影响厢军屯田计划的实施,不过原计划今年在河北诸路屯田地几千厢军现在就转移到陕西那边屯田吧,这样多少也可以降低其中的负担!”

    司马光点点头说道:“如此甚好,不过陕西诸路也要做好相应的粮食储备,否则蝗虫蔓延之下。恐会异变!”

    王静辉说道:“君实先生思虑周全,不过仅仅有粮食还是不够的!应对旱灾的办法便是兴修水利,尽可能的减少旱灾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能够收多少粮食就收多少粮食,毕竟百姓还要在灾后继续生活。不过对于可能要出现的蝗灾,更是应该积极防范,只要有蝗虫出现,就必须立刻动员百姓和当地地守军进行灭杀,限制蝗虫四处蔓延,这样便可以将蝗虫限定在一个比较小的区域,灾害自然会减轻!更为积极的方法便是加深农田耕种时犁地深度,这样可以把蝗虫把产的卵暴露出来,蝗虫也就无法孵化成虫,尤其是在现在已经出现蝗灾的几个州县,在蝗灾结束之后更应该反复犁地,在冬天之前完成这项工作,冬天的严寒会杀死土壤中的虫卵!”

    司马光问道:“灭杀蝗虫倒是以前有人这么做过,只要处理得当确实是可以缩小受灾区域,不过驸马所说深耕土地,这样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