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九章 地权(第1/4页)  宋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静辉呈送皇帝赵顼关于厢军问题的札子里面的内容没有什么太多的新意,新式花样都让他在楚州玩过了,这本札子主要是将裁减厢军的方法系统的总结了一番,当然着重于说明了分流厢军最大的方式——屯田。

    没有什么方法比厢军屯田更能够裁减厢军规模了,事实上采用屯田的方式来分流厢军的想法也不是王静辉第一个想到的,以前就有人这么建议过,甚至还试行过,结果除了少数能够获得成功之外,大多数都以失败为告终,弄得朝廷对屯田的事情一直也提不起心气来。

    王安石读到这里嘴角翘了翘,显然对驸马提及厢军屯田的方法有些不屑一顾,毕竟前面这么多失败的例子摆在眼前,这个时候提出厢军屯田不过是个哗众取宠的由头罢了。不过当他看到王静辉居然主张将厢军屯田的土地所有权归屯田士兵所有的时候,他的心中也是一动: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王静辉这么一手可谓是将裁减下来的厢军给绑在了土地上,要知道这些厢军原本就是在灾害中失去土地的农民,他们最大的心愿便是能够重新获得土地从而摆脱厢军的身份。

    “但是将屯田土地的所有权返还给厢军,这条路能够走通么?!”

    王安石向旁边正在喝茶的王静辉问道。他的身份虽然访问驸马这样的外戚是有所不便,但他也是洒脱之人,对御史台那些说风就是雨的老家伙自然是不屑一顾。读完札子便来敲驸马府地门了。

    对于王安石的来访,这可是驸马府的稀客,王安石说明了来意之后,王静辉干脆把司马光也给请了来,省的到时候还要多费口舌来说服司马光一起来干。三人就随意坐在王静辉的书房中,赵公公在一旁端茶倒水。有他在王静辉才不会去担心那些御史来嚼舌头。

    “介甫先生所提的问题正是解决厢兵屯田地关键,两位先生见识广博,可否回答学生:为什么前代人不断的试图用屯田来消化多余的厢军而屡遭失败呢?”王静辉笑着问道。

    王安石和司马光都面面相觑。因为他们两人谁都没有过屯田地经验,王静辉一看两人的样子便心领神会的说道:“大宋立朝以来,历代大臣都没有放弃过屯田殖边地想法。最主要的两个方向便是河北诸路和西北的秦凤、永兴,这两个方向正是大宋强敌辽国和西夏的方向,朝廷原本是想靠屯田来满足边关战事所需要地粮草供应,就地取食。免去长途后勤供应之苦。以往屯田的时候,当地负责此事的官员无非就是简单的给厢军分配土地、种子和工具了事,但为什么最后会导致失败?关键的便是屯田土地地所有权不在厢军手里,等土地真正被开发成熟地的时候,此时朝廷便要跳出来。官夺屯田之事的发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以前还是英宗赵曙当政的时候,就曾经多次询问王静辉有关裁减厢军的问题,王静辉知道自己实行的那些政策对于几十万的厢军而言还是杯水车薪,最见效地便是屯田。为此他也参阅了不少历代屯田的札子,发现这个屯田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失败者比比皆是,成功的可谓是凤毛麟角。

    对此王静辉也是十分疑惑。记得以前看三国的时候,曹操不就是靠屯田发家致富的吗?怎么在和平年代还这么费劲?!经过细致的研究才发现屯田得到士兵是没有土地所有权的,往往都是官夺屯田的时间屡屡发生,国家把这些屯田夺回来后,又不能妥善处理,最后还是荒废掉了事,要知道那些屯田的所在地都是兵战凶危的地方,普通老百姓就是看到那里的地价便宜,谁敢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耕种?!

    王安石所问的问题正是屯田能否成功的关键,皇帝赵顼接到这个札子的时候也对土地所有权归厢军所有产生过疑问,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更何况为此要去说服中书的几位相公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宋朝国家每年流向土地市场的土地份额是非常庞大的,这也是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