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九章 地权(第2/4页)  宋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笔额外的收入,如王静辉在楚州兴修水利所产生的淤田交给厢军开垦后,形成熟地那便是一等一的良田,在加上楚州那里缺少棉花、油菜籽等经济作物,市场价格极高。

    不过皇帝赵顼最终还是被王静辉说服了,不过屯田试点的秦凤、永兴和河北诸路内的屯田地权归厢军所有,其他地方依旧采取老政策。这对于王静辉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让步了,条件便是海外贸易来弥补这一政策所产生的缺口,而他还要搞定中书政事堂的几位相公才可以,所以今天即便王安石不来找他,他也会到王安石的府邸里面去兜售。

    “商人是趋利的,不过天下百姓也都是向往着好的生活,由此可见只要给百姓足够的好处,所行使的政策不难化为现实!学生以为以前屯田方式的重大缺失便是这地权不归开垦者所有,自然就无法调动厢军屯田的积极性,最后导致屯田失败也就在理所当然之中。厢军原本便是太祖太宗皇帝为了怜惜天下百姓而将贫民收入军中供养的一项善举,在国力强盛的时候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现在国家财政紧缺,无力供养这么多的厢军,简单的裁撤而没有给他们找好饭碗,那以后自然也会演化出新的问题。学生以为只要给他们土地,稍微一下,便可以无声无息的消化几十万厢军……”

    王静辉不知不觉便开始朝王安石和司马光画饼鼓动了,在他看来,他原来生活的时空中。那场深刻影响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其导火索不就是凤阳山村几个农民点起来地吗?正是这几个农民用最朴实的方法说明了一个道理:利之所向。现在厢军屯田的状况倒是多少和后世有些相似,王静辉要用土地所有权做诱饵,来推广厢军屯田从而达到顺利裁减厢军的目的。

    司马光和王安石此时也在心中盘算着,王静辉的话已经说地很明白了,他们听后也觉得把土地所有权交给厢军可以极大的激发厢军屯田的积极性。不过正如皇帝赵顼所顾虑地那样,他们也比较心疼土地转让的收入。

    “改之的想法还是好地,不过这每年出卖土地的钱也是大宋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如果将土地所有权交给厢军,那财政上难免要出现一个窟窿,这可不好补啊!”王安石在一旁说道。本来裁减厢军是一件好事。王安石在这方面也没有少下功夫,尤其是研究王静辉在楚州任上的所作所为,但才发现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得和驸马一样好,无论是邮政系统、工程兵。还是保镖、榨油、纺织联盟,这都需要天马行空般地设想。他王安石虽然平生以文章学问自负,但要是让他发明榨油机、棉纺机什么的,那难度可不是一般的高。

    王静辉转身从书架上拿出一本奏章,交给司马光和王安石。两人打开一看那字体便知道这是驸马独有的“硬笔书法”,以前司马光曾经看见过,自驸马婚后,驸马和外界来往的书信、奏章等一切文字性地东西都是由蜀国长公主或是旁边的那个内侍来抄写的副本,像这样“原汁原味”的出自驸马亲自手书的札子是很少能够看到了。

    这本奏章是王静辉在取得了皇帝赵顼在土地所有权的许诺之后,便开始对厢军屯田的各个要点地一个计划说明。王安石被人称为过目不忘,虽然和王静辉这个变态相比是个假货。但一目十行的本领是少不了的,他最先看完这本札子,看过之后连他也倒吸了一口气:不能不说这是一份庞大的计划,在这份计划书中,王静辉打算最初的五年当中要用厢兵屯田来消化三十万厢军,随后的二十年当中还要陆续在河北诸路和秦凤、永兴继续投入厢兵开垦土地屯田,甚至在北方屯田的同时,还要慢慢的将屯田的目标转向荆湖两路。

    司马光和王安石两人心中默算了一下,如果照王静辉这本札子这么干下去,那大宋几十万厢兵还真不够用的!事实上王静辉考虑的不仅是厢兵屯田这么简单,他要在北方和西北建立粮食生产基地,使得大宋南北粮食供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