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 收徒(第3/4页)  宋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对很多地方都有深刻的体会,看看这份摘要便明白了许多。但王静辉他们也不大意,把各位名医对书中的问题都给恭敬的记录下来。

    正当王静辉为《素问》的审核而忙得找不到北的时候,李管事从许、蔡两州买地回来了。晚上王静辉回到平民医馆自己的书房,在书房门口看到了管家王福通知他徐氏的李管事和徐老正在书房等候他,他一听说李管事从许、蔡两州回来了,便快步走进书房说道:“珍泉兄,你可真是受累了!这一路上还算顺利吧?”

    李管事说道:“这也没有什么可辛苦的,不就是到南方待上两个月么,事情倒也很顺利,现在那里的灾民生活状况很不好,你先前运到那里的粮食和后期从南方采购的粮食运到后对于缓解灾情有很大的好处。灾民也知道了我们购买土地的清楚,那边最好的土地价格不过是两贯一亩,我这次带去的五十万贯钱钞总共花去了三十四万贯,购得土地二十万亩,年租两成,要是按照正常年景的收获来计算,每年可以收取超过四万石的粮食的地租。现在我们有三个粮店,这四万石粮食已经足够使这三个粮店运转了,可能还要增开一家粮店才可以。”

    李管事把他去许、蔡两州所取得的成果简要的汇报了一下,王静辉听后感到十分高兴,他对这个时代的土地价格可不在行,以前涉及到买地方面的事情都是李管事代办的,这次李管事买进土地的价格在他的眼中可谓便宜至极了,从李管事的嘴里他才知道现在即便是最好的土地也不过是两贯一亩,因为在汴都一石粮食的价格也在五百文到六百文之间波动,这样的地价确实让他有些吃惊。

    王静辉说道:“珍泉兄这次真是辛苦你了!徐老,我看以后这购买土地的生意还是要继续进行下去,这买地的钱还是由我来出,你们只需要派人来打理生意就行了,所获的利润还是按照原来约定的分配!你看如何?”

    徐老笑呵呵的说道:“改之,你太过大方了,我们岂能白白受这天大的好处?这样吧,既然你来出钱买地,我们来负责替你管理生意,毕竟我们徐氏出力还是小了些,就拿三成利润吧,你也不要推辞了!不过珍泉有个愿望还需要改之你来成全。”

    王静辉惊奇朝李管事问道:“珍泉兄有什么难处吗?如果我能做到的话决不推辞!”

    李管事笑着说道:“改之,我其实也没有什么难以解决的事情,只不过犬子已经十三岁了,我希望他能够跟着你多学点本事,就怕他不如你的法眼,所以让我有点为难。”

    王静辉自从上次去徐氏那里求助后,李管事非常看好他,认为他不是池中之物,迟早有一天会扶摇上九天,就决定把十三岁的儿子交给王静辉来培养,好让他的儿子跟着王静辉一起显达。李管事把这个想法和徐老说了后,徐老也对这个主意非常赞同,本来凭借这徐氏今时的财力和人脉,如果和朝廷中的大员刻意结交的话,攀附一个五品六品的官员可以说是轻而易举。

    王静辉现在也不过是个校正医书局的七品编修,在朝中连个末流中的末流都算不上。不过王静辉的管家王福可是徐老派给他的,当王福告诉徐老和李管事当今皇帝的大皇子颍王赵顼曾出入王静辉的书房,似乎和王静辉的交情非浅后,他们才意识到王静辉可是奇货可居,再加上两个月前夜里颍王赵顼再次上门劝王静辉到朝中做官,徐老他们也通过特殊的渠道了解到朝中有许多大员上书当今皇上要招揽王静辉入朝为官后,更加肯定王静辉是一支潜伏极深的“黑马股”,所以才更加肯定要让李管事年仅十三岁的儿子李慎跟随王静辉,只不过王静辉是接受朝廷的招揽了,但却是去了令人跌碎眼睛的校正医书局当七品编修,不过这并没有打消他们的想法。

    王静辉说道:“珍泉兄,这又有何难?不过珍泉兄想让我教这个孩子什么呢?我怕误人子弟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