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 收徒(第2/4页)  宋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过的书都能一字不差的背诵出来,见到他这样博学,孙氏兄弟也颇为心折。

    王静辉也把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介绍了给孙氏兄弟二人,他们学会后也都称便,这使王静辉专门写了他当官以来的第一道奏章给当朝宰相韩琦,毕竟韩琦是校正医书局提举又是朝堂上百官的老大,如果得到了他的支持,推广标点符号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有了欧阳修利用行政手段推行古文运动的先例,王静辉当然不会放弃寻求朝廷使用行政手段来广泛推行标点符号的途径,这样会使书籍阅读的难度大大降低,使其更加具有可读性。

    韩琦接到王静辉的奏章后,结合着王静辉曾经出版的《外科正宗》,经过慎密的思考后觉得标点符号的作用确实是非常好,可以很好的避免文字材料中种种歧义,便写了一道奏章将王静辉给他的奏章也附在其上上书给英宗赵曙,请求以国家行政手段来推广这标点符号的使用。韩琦的奏章是十分有分量的,况且他还是朝堂百官的领袖,他的意见很快就得到了英宗皇帝的支持。其实英宗赵曙接到韩琦的奏章一看就是王静辉的杰作,因为他曾经看过王静辉写的策论,上面就用过这种奇怪的符号,不过确实非常有用。在奏章递上去半个月后,王静辉和孙氏兄弟将《素问》重新修订完成后,朝廷已经下旨各路府学开始推广使用标点符号了。

    《素问》修订版本是王静辉和孙氏兄弟努力工作了半个多月的成果,改错凡七千余字,增注四千条,这本书修订完毕后当然不会被束之高阁,由孙氏兄弟出面游说他们的老爹奉药御中丞孙用和,孙用和看过修订后的《素问》赞不绝口,对自己儿子在医道上也能有今天的成就感到十分欣慰。虽然孙氏兄弟一口咬定此书王静辉出力最多,但这并不影响父母对儿子成长所带来的欣喜,同时在孙用和的心中也对王静辉的医学才华而感到十分吃惊。孙用和对王静辉的名字也不陌生,他手中还有现在给皇族看病的听诊器便是王静辉发明的,而且王静辉效法神医华陀给人开刀治病的能力已经天下皆知了,这样一个杏林新锐人物他是不可能不知道的。

    孙用和在校正医书局中也见过王静辉几面,王静辉对他的彬彬有礼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肯定儿子的成果同样也是为了提拔王静辉,他把这本《素问》拿到校正医书局现在的实际掌管者钱象先那里,希望钱象先能够召集校正医书局的各大名医对这本书审核,集体修订这本《素问》然后就刊印发行。

    孙用和现在是奉药御中丞,汴都开封贵族圈子里面有名的名医,他的面子钱象先当然会卖给他,更何况宰相韩琦也希望校正医书局能够出一些成果,毕竟这么一大堆名医集中在这几个小院落里面,如果没有什么成果出来,实在是让他这个倡导者脸上有些不好看。现在有三个年轻人能够修订《素问》这部著名的中医典籍,先不管修订的好坏,这怎么也算是个成果不是?更何况这三个年轻人有两个是孙用和的儿子,孙用和也不会把错误满处的《素问》拿出来显眼,他肯拿得出手就说明其修订后的《素问》还是有其过人之处的。

    就这样在四月初的一天早上,钱象先把校正医书局的几十名成员召集在一起开会,会议的重点便是王静辉和孙氏兄弟合力修订的《素问》的审查工作。王静辉和孙氏兄弟简要的介绍了一下《素问》修订版本的情况,毕竟在座的都是行家里手,用不着多说废话,他们便把修订后的《素问》按篇拆分八十一篇分发下去让各位名医审核提出意见。

    审核工作显然不是一场会议便能解决的了的,《素问》在中医典籍中的地位决定了各位名医对此事的慎重。一连几天,王静辉和孙氏兄弟兵分几路来回答各位名医对书中所提出的疑问,不过好在他们三人在修订的过程中便简要的摘写了一份提要,上面记述了一些问题解决时所引用的部分,再加上审核的成员也是多年行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