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 借书(第3/4页)  宋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计划告诉了赵叶:“这铅活字印刷机的工作效率是雕板印刷所不能相比的,尤其是在印刷那些大部头书籍的时候,其优势就更加明显,所以这次请二位前来,主要是想请你们代为牵线搭桥,我想印制大宋太宗皇帝钦定的《太平御览》一千卷,但这《太平御览》只有大宋皇宫中的国史馆才有它的手抄本,这不是我能借得到的,所以我想请你帮忙来完成这项任务!”

    赵叶问道:“王兄的意思是想让我把国史馆中珍藏的《太平御览》给借出来,供你的印刷作坊来印刷出版?”

    王静辉说道:“不错,当年太宗皇帝钦定《太平御览》的时候,由于其太过庞大如果要用雕板印刷不仅费时太长,而且其成本也不是所有人能够买得起的,所以才放弃了将其印刷出版的想法。但现在我有了这铅活字印刷机,铅活字是可以重复多次使用的,这就避免了雕板印刷的浪费,其成本也大大降低,如果用来印刷像《太平御览》这样的大部头书籍,不仅速度快,费用省,印刷出来的书籍的价格也是大部分官宦人家都能接受的,并且我多印制几套放在书院中,那些贫家子弟出身的读书人也都能借阅到此书,这岂不是一桩美事吗?不过这《太平御览》是太宗皇帝钦定的书,如果没有原本来参照,我是断然不敢刊印的,因为中间要是出了什么差错,这岂不是有损于我大宋皇家的威名,到时候被那些好事的人利用起来,我可能就会因此而获罪坐牢,所以还要劳烦你的父亲从中代为周旋一二!”

    王静辉可不知道赵叶的老爹就是当今的大宋英宗皇帝,只是知道他的老爹是个官员,而且听他的口气来看其官职还不低,能在这大宋汴都中说自己的官职不低的,最起码也是个馆阁之职才行,所以王静辉就想通过赵叶他老爹来借《太平御览》,这样总比他这个平头百姓来借这本书有分量的多,成功的机会也大得多,况且王静辉自己不愿意为了刊印这本书而拜访官员,给他们磕头,所以如果要不是这本书在宋朝历史上的特殊地位,王静辉才懒得费这份精神来借阅它呢!

    赵叶说道:“王兄,借阅《太平御览》这件事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困难,最多只是费些功夫罢了,不过你能保证在多长的时间里可以刊印完此书呢?”

    王静辉听赵叶这么说,感到他老爹的能量的确很大:从大宋国史馆中借走太宗皇帝钦定的《太平御览》手抄本对于他老爹还不是件困难事,那他老爹的官职岂不是宰相枢密使一类的官,不过他不记得在这个时代有那个这样高等级的官员姓赵啊?

    王静辉回答说:“这里有三部铅活字印刷机,如果你借到了《太平御览》打算印制一千套的话,我这里从排版到印刷完毕,差不多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了!”

    一个月?!赵叶听到王静辉所报出的数字让他着实的倒吸了口气:放在别的印刷作坊,一个月从雕板到印刷,就是印制一部《论语》的时间都不够,这里就可以印制单套在一千卷左右的《太平御览》?!这铅活字印刷机的效率也实在是太过惊人了。

    最后赵叶还是向王静辉郑重承诺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太平御览》借出来供他的印刷作坊来印刷。王静辉对于赵叶的承诺并没有太看重,毕竟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最后能不能印制《太平御览》对于他的印刷作坊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这件事在他的眼中不过是一个炒作广告而已,有无都可。

    印制《太平御览》对于赵叶来说其重要性要比王静辉更为迫切一些,大宋以文治国,任何弘扬文治的事情大宋的任何一代皇帝都是十分支持的,作为这个帝国未来的接班人,赵叶当然把这件事看得非常重要。回到琼林苑后,赵叶立刻恢复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皇子赵顼,并且立刻面见自己的老爹——英宗皇帝赵曙。

    英宗皇帝赵曙现在实在是有点烦:今年四月自己刚刚亲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