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6节朝堂争锋,下(第2/4页)  攻约梁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老太监的锋锐目光又瞬间收敛了起来,眼皮子也拉下来,又恢复似睡非睡模样,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赵岳的幻觉。

    他不知道赵岳对视他的目光时却是在想:这老太监的本事不错啊,是不是练过《葵花宝典》?也不知到底有没有宝典这种神功貌似金老爷子书中提到的那位创造出宝典神功的大能正是宋朝人,就在过去不太久的前朝

    见了皇帝,尤其是初次见到皇帝到底是不是必须跪拜这个问题,赵岳即使活在宋代也没搞清楚,当然也是压根没在意过这个,但很早以前,小时候吧曾经随意问过当皇帝秘书的哥哥,赵公廉当时也愣了,想了好一会儿也没个明确答复,最后模棱两可地说了“大概是有这规矩的吧,或者更多的是种约定人俗成?“

    早在《周礼》上就有跪拜的大礼仪,但那是在重大祭祀或庆典上才要跪拜的,主要是对天地鬼神平时对帝王是没有的。跪拜这种事,尤其是在初次见到皇帝时,自然而然就会有的,这还用要求?用跪拜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害怕臣服,大概是个人都会这么做的,很自然的事。讨得皇帝欢喜,才有好处。至少别恼了皇帝掉了脑袋不是

    反正赵公廉在京当牛逼小秘书官时是没人教导或强制要求他见皇帝时必须怎么怎么跪拜的。

    皇帝也不在意他这个。

    说到底,这规矩更多的就是个因人而宜因时因事而宜的东西。

    平常就不用跪拜。混得够牛逼就没人欺负你耍你强制你必须跪当然,求皇帝,怕皇帝时,自然就得跪了感谢皇帝恩赏时,也不一定都会下跪表示感谢,躬身垂首抱拳以示郑重感谢的重气节牛逼臣子也不是没有。

    到了明朝时,卑微小和尚出身的老朱同志为了加强权威才格外重视这仪式,并且把上朝的座位都撤了,官再大,朝会时间再长再累也都得罚站到了奴才朝,那见了皇帝就得跪,见了大官c官也得跪。

    但在这个时代,有人强迫赵岳跪拜皇帝也没有错。

    那小太监专门去教赵岳强调觐见皇帝时要用类似祭祀天地的三跪九叩大礼仪,自然是有人有意这么安排的,其目的不言自明。

    但赵岳进来似乎很老实,却偏偏就不这么干,不但不跪,还直视,审视君王。

    这时候,按剧本,本应该是主持朝仪的大太监谭稹厉声呵斥赵岳:”大胆,下站之人因何不跪君王“什么的,但谭稹却不知怎么的没按剧本来,在那抱着拂尘装聋作哑象赵岳天性会的木雕姿态一样不动弹,似乎想事走神了一时没反应过来

    这时就听侧面有人不阴不阳地洪声质问说了:”你就是赵岳?“

    赵岳闻声看去,

    嗯,今天上朝的几十位大臣都是五品及以上的有正经职差的京官,没爵位高品级重的皇族什么的象往日那样在这站桩充数。排文臣第一的糟老头自然是老蔡京了,这位能站在文臣第二高位呵斥他的,自然就应该是右相耿南仲。

    赵岳瞅着这”气宇轩昂“的老家伙笑眯眯一点头:”我是赵岳啊。你就是赫赫有名的右相耿南仲吧?“

    他这么一答一问,殿上众臣的嘴角都不禁抽了抽:赫赫有名?嘿嘿,这词用的有意思啊一时也忘了在跪拜一事上算计赵岳,都转而瞅着耿南仲

    耿南仲不在意众人的目光,仍然专注着赵岳,紧跟着又呵斥问:”赵岳,你是沧赵家族的嫡传子弟,是文成侯的至尊兄弟,难道拜见皇帝的礼仪这事,你不懂?难道你沧赵家族不懂规矩?“

    来了,来了,交锋来了。这是公然污辱众臣精神一振,包括回过神来的赵桓在内,都兴致勃勃瞅着赵岳,看这个摸不透的小儿能如何应对。

    赵岳却似乎不以为意,轻飘飘地貌似极随意地笑呵呵顺口就问:“跪了,辽国就能放过宋国?我跪了,朝廷,你,就能把大宋重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