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节拔刺,2(第4/4页)  攻约梁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无疑为的是儒教读书人最重视的虚名,当然主要是表现给朝廷给皇帝看看,他宿元景是真正愿意为大宋奉献牺牲的忠臣能臣,上面对他若有了这良好印象,那好处不就.......

    可手下的属官们不乐意吃一点点苦,都借口推托秋收辛苦,宿元景本身也不乐意放下架子遭罪,自然就顺水推舟了。

    沧州这边。

    郑居中这样的腐朽士大夫,自诩风雅高贵名流大儒高官,他压根儿就没想过秋收这种农事和他有什么关系。

    那是下面的卑贱小吏应该管理和督促百姓干的下贱劳苦事,哪能要他这样的高官和地方首脑操那份心。

    他的事应该是诗书风流,聚一帮文人雅士当代名流和正当青春妙龄的最当红青楼艳色,琴棋书画歌舞趣事,吟诗作赋诗酒唱和,显一显士大夫的诗书和治国才华,歌一歌报国斗志,证一证忠君爱国伟大情怀,于半醉半醒间摇头晃脑,灵感奔放,才情喷涌,口若悬河,慷慨激昂,风度翩翩,狂放不羁,不落俗套,名士风范,被人吹捧崇拜,美人迷醉热恋恨不能立马投怀送抱自荐枕席的眼神,啊,情动意动,热血奔腾,各种感人肺腑,才子名臣美名佳话流传天下,慕煞旁人;或者权谋智慧,军政大事,运筹帷幄,胸有成竹,妙策可定乾坤,区区宋一国那点定国安邦事玩似的就能做好了......

    什么秋收不秋收,什么无主庄稼太多无人收,他才不管这种俗事小事。

    实际上心里更有精明清醒的小账算得明白,和河间府一样,反正这是边关,朝廷缺谁也不能缺了这的钱粮。

    还有,让这两地压根对秋收无动于衷的是:

    赵公廉调动了沧北五十多万僧犯中的三十万南下秋收而来,分赴两地.......

    就让沧北出力吧。

    本官就坐等赵公廉收完了我这的庄稼,然后合情合法理直气壮要来应属于本府的税粮.......对朝廷交差,功劳少不了我的。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