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7章:给大孙赐座(第3/4页)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自语道:“你不知道本王也不知道若是回道当初似乎本王也没得选择。”
    朱棣的语气中颇有些无奈。
    对于大哥深厚的感情假若是当初真的查出朱英是皇明长孙朱棣难道就下得去手将朱英暗中斩杀?
    朱棣其实仔细想过这个问题最后的答案是不可能。
    哪怕是重来一次他依旧还是只能把朱英带到京师来交给父皇。
    这一切的选择最后归根究底还是落在了大哥朱标身上。
    他虽对北平的官吏残暴不仁但对于大哥的长子真就是下不去手的。
    当然这也是现在的朱棣觉得即便下手了皇位也落不到自己头上有很大的关系。
    若是他知晓朱允炆当了皇帝后最后会被自己夺了皇帝位那现在的想法和结果就不得而知了。
    “比起允炆侄儿本王不得不承认大侄子的本事还是要强上太多。”
    “比起大侄子允炆就像是个没长大孩子般。龙生九子个个不同都是大哥的孩子这区别也真是大。”
    说到这里联想到自身朱棣不由发现自己的儿子们也是如此。
    面对朱高炽和朱高煦朱棣又是一声叹息。
    他很清楚自己想要让朱高煦继承世子位的可能几乎已经没有了。
    本来父皇对于朱高炽就比较喜欢现在老大朱高炽和朱英的关系又特别好那结果就无须多想了。
    “回去吧。”朱棣轻声说道。
    远方的红日此刻已经跃然于海面之上极为耀阳。
    在朱棣的眼中此刻的朱英便就是像是这初的红日一般不需要多久的时间便会如日中天。
    朝堂上朱英安静的坐在龙椅上。
    其实朝堂的百官们对于朱英的身份也不可能仅仅靠着朱元璋的几段话就直接认可。
    只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并没有哪个文官会不合时宜的出来作死。
    即使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的言官们这些连朱元璋都指责过现如今还好生生活跃在朝堂上的人物现在也是紧闭嘴唇没有丝毫开口的意思。
    言官制度算是朱元璋唯一留下对皇帝的掣肘毕竟宰相没了他也担心后世子孙太窝囊所以在言官制度设立之处就赋予了很高的政治地位。
    哪怕是弹劾自己为了保持言官们的超然地位朱元璋也是忍了下来。
    言官们当然不是傻子除非有充足的证据证明朱英的假冒的不然干涉皇位传承那就是真嫌自己活得太长了。
    吕氏在最初的时候其实就是想通过言官们来完成自己的目的。
    不过在朱英迅速掌控禁卫军获得大军兵卒的崇敬后就打消掉了这个心思。
    吕氏是元末出生的对于元朝末年的战乱也有很大程度的了解。
    所以吕氏很清楚获得军队拥护的朱英根本不是言官们可以对抗的。
    涉及到朱英陛下绝不会退步在这个事情上很有可能便就是朝堂中两百位左右的言官们全部都要被换掉一茬。
    此刻的朝堂上笑得最开心的莫过于以蓝玉为首的淮西勋贵集团。
    长孙殿下的正式上台代表着整个淮西勋贵集团们将和太子在世一般有了新的主心骨。
    而蓝玉本身和朱英间还有很深的血脉关系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
    现在长孙殿下对于武人的看重也让蓝玉等人非常的拥护。
    不过文臣们也是很聪慧的。
    这个时候其实对于谁当皇帝这回事情绝多大数的文臣并不是很在乎换谁当不是当呢。
    心思活跃的朝臣已经开始在心中琢磨这位长孙殿下的性格如何往后又是有怎样的政治倾向。
    随着朱元璋定下十月初一册封皇明长孙虞王为太孙后也就正式开启了今天的朝会。
    朱英也得以见到这个于全大明最为高规格的会议了。
    不过从会议的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