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朱英的锦囊妙计(第2/2页)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倒是实话只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哪家会愿意把粮食拿出来分给别人。”
    “其实倒也不是没有办法可想。”朱英神色平静的说道。
    朱元璋眼睛一亮忙问道:“大孙有可法子给咱说来听听。”
    他并未指望大孙真的能想出什么好的法子来。
    不过在朱元璋的心中大孙是日后的大明皇帝对于处理灾荒的学习自然极为重要。
    流落在外这么多年朱元璋也不知道大孙如今的才华如何。
    这次过来也存在着考校摸底的意思。
    “以工代赈老爷子应该很清楚吧。”朱英问道。
    朱元璋微微皱眉道:“这个咱自然清楚。”
    就在昨日早朝他还用以工代赈的方式下令召集三千民夫去挖大孙的陵墓呢。
    只是大孙的这话让他不是很满意这法子自古就有终究是大明官府承担意义不大。
    “清楚就好我说的法子便是这以工代赈的变法。”
    “自古以来以工代赈便是由官府招募换个角度去想实则民间乡绅勋贵去以工代赈会如何。”朱英缓缓说道。
    朱元璋眉头皱得更为厉害了因为他并未听懂。
    朱英的话在朱元璋听来其实跟徭役是没有区别的。
    像是乡间小路一般都是在农闲的时候由乡长带领村民修建便也是这个道理。
    朱英见此思索了一下再次解释道;“大明的官道驿站每年都需要不少经费的修缮。”
    “假若把这修缮的活交由给乡绅勋贵而后每年分批由官府返还老爷子你觉得那些乡绅勋贵是否同意。”
    朱元璋心思聪慧却也不解的问道:“这等好事自当同意可这般说来终究还是官府出利与现在有何区别。”
    朱英无语老爷子看来对于商业果真是不太精通话都说到这里了还没体会其中意思。
    “老爷子大明可不缺银子缺的是粮食。”
    “这些乡绅勋贵组成的团体官府的活包给他们他们总要找人做吧找人做那就得出粮食啊。”
    “官府给的银子他们出的粮食。这般换算下来便是相当于官府花银子买了粮食还把事情给做了。”
    “官府出了银子乡绅勋贵们出了粮食百姓有了活路这事不就给解决了么。”
    一席话顿时让朱元璋如同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他在心中迅速思索此对策的可行性越是琢磨越是觉得是锦囊妙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