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六章 和尚,道士,大阵仗(第2/3页)  嘉佑嬉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可是在秘史监的秘档中记载了无忧阁当年是有高人的;六道庙也是有真本领的。可如今无忧阁的主持六道庙的庙主都是这般嘴脸……”
    “当然喽不说他们就说镐京的武勋贵族们现在还勤修武道的还有几个?”
    胤垣一脸憔悴的看了卢仚一眼:“要不怎么说选遍了镐京城我就找到你这么一个拓脉境的童男呢?”
    卢仚尴尬一笑。
    大队人马顺着宫道走得飞快一个时辰后队伍穿过三重宫门来到了皇城的后花园中。
    大胤图腾是鲲鹏。
    鲲鹏原体是大鱼。
    所以大胤皇族天性喜水宫廷建筑多环绕天然水系营造后天更是增辟了大面积水域。
    皇城的后花园它的核心区域就是一片烟波浩渺如今大冬天里冰冻三尺的大湖泊。
    大湖中有湖心岛三五座。
    有九曲回廊沟通了湖心岛更连通了湖中一座座精巧的楼阁水榭。
    其中一座水榭名曰‘羡鱼阁’其形如飞雁匍匐在水上正中一座三层主阁楼左右分别向东西两侧伸展出一层高的附属楼阁。
    羡鱼阁占地不大主副楼阁加起来也就是一亩多地的样子只有正北面一条栈桥和外界相连。
    如今这栈桥上每隔一丈就盘坐着一名身穿大红袈裟头皮刮得光溜溜无论年老年轻一张脸全都在抽抽显得无比愁苦的大和尚。
    在栈桥的左右则是密布着一个个长宽几丈的木筏子。
    每一个木筏子上面都布置了一座法坛。
    法坛上各色令牌、旗子、宝剑、符箓等道具一应俱全。
    木筏子上同样盘坐着一个个身穿杏黄色、大红色道袍一个个面容愁苦却强作镇定的老道士、小道士。
    羡鱼阁的南面隔着辽阔的冰面岸边有一座白玉石铸成的观鱼台。
    大小有好几亩地的观鱼台上此刻布置了一片锦缎围成的挡风帷幕四周环绕着无数太监、宫娥在帷幕后方树丛中更可见人影摇晃甲胄反光那里起码埋伏了五六万重甲悍卒。
    让卢仚惊叹莫名的是那一片挡风帷幕四周密密麻麻堆满了各种佛像、神像。
    看那些佛像、神像镶金嵌玉的质地以及被烟火熏得焦黑斑驳的皮相显而易见这都是在供坛上被人虔诚供奉膜拜享受了起码数百年烟火的‘老物件’。
    佛像和神像的数量太多几亩地大小的观鱼台不够用就顺着湖岸向两侧密密麻麻的排列开来。
    每一座佛像旁边都盘坐着三五个大和尚。
    每一座神像旁边都盘坐着五六个老道士。
    除此之外各种和尚、道人日常使用的罗伞、大旗等法器也都密密麻麻的杵在这神像堆里。
    四周还有大量的香炉、香鼎等物里面点着极品的线香大量香烟缭绕香气随风传出数十里地端的一派地上神国的威严景象。
    不过就卢仚看来在场的和尚道士九成九都战战兢兢额头上满是冷汗。
    显然都是心虚的每一个有底气的。
    在胤垣的要求下卢仚紧跟在胤垣身边不离开他身边三尺之地。
    更有鱼长乐带着一群太监高手随侍一行人顺着湖岸从密密麻麻的佛像、神像堆里走了过去来到了观鱼台的帷幕中。
    数十缸用小炭炉加温‘香气’四溢的童子尿也随着一起运到了帷幕旁。
    遮风的帷幕里看似十八九岁青春佳人的太后乐氏裹着锦绣神色幽幽的坐在宝座上四周站满了内廷的太监高手。
    身披重甲就好像一个金属球的乐武坐在乐氏身边的大椅上满是横肉的脸绷得紧紧的故作镇定的他面颊肉抽抽的显然颇为紧张。
    除开乐氏乐武帷幕中还有十几个身穿甲胄的青年男子乐山、乐水都在其中。
    见到胤垣带人走了进来乐氏的脸微微松了松:“陛下来了就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