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八章 祭祀(第2/3页)  岳飞之血战中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如今护民军和赵构已经不能并存,岳飞当然也不再客气,命令徐进士找暗情司能说会道者,把赵构的种种陷私一并用评书演说出来。老百姓最爱听的就是这些帝王丑闻。

    而在护民军辖区之内,言论十分自由,可以说比仁宗年间更自由。虽然赵宋皇室相比他朝,自由度最高,却并不代表没有文字狱。苏东坡不就因为写了几首诗,就被人诬为犯上,差点死在狱中。岳飞不但在辖区内取消了跪礼,还大力宣扬不平则鸣,无论百姓文士,皆可自由议论天下大事。只要不触犯刑法,不对他人恶意人身攻击,则言者无罪。正因如此,本就言论大胆的中原百姓越发大胆的没了边。他们不但敢议论赵构的种种丑闻,甚至连岳飞的花边新闻都敢随意乱编。

    比如岳飞的前妻刘氏,在护民军中算是一个忌讳,没谁会主动提起这个抛弃了岳飞的女人。但是百姓们却津津乐道。其实这也是一种群众的补偿心理。中原百姓虽然敬重岳飞,但看到岳飞如今娇妻在堂,大权在握,岳丈李八少又是应天首富,总感觉岳飞太受上天眷顾,所以就在日常谈话里寻找一点平衡感。

    但是别看百姓貌似不尊重岳飞,但若是其他人敢说岳飞一句不好,当即就被会百姓们群殴。一个大理来的药材商人在汴梁酒楼里,因为见酒客们议论岳飞,只是插了一句嘴,说可能是岳飞抛弃了那个刘氏也说不定,当即就被满楼酒客一阵群殴,若不是巡街的护民军制止,说不定这位药材商就被打死了。

    中原百姓的理论是,我们可以议论岳帅,因为我们和岳帅同乡同里,是岳帅的家人。你一个南方蛮子也敢议论岳帅,岂不是找死!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所以虽有一些儒士给岳飞上书,希望严禁底层百姓议论岳飞私事,却总是被岳飞一笑置之。岳飞对黄纵说,这些儒士们就是这样,他们总想把天下老百姓的嘴给捂住,只许他们自己说话。嘿,却不知防民之口如同防川。我不管别人怎么做。反正在我制下,言者无罪。

    当岳飞的话传出之后,很多酒楼茶馆都特意在显眼地方贴了四个大字,“言者无罪。”以示对岳飞的大力支持。

    正是因为一方面控制言论,一方面放开言论,在宗泽去世的这件事上,护民军把所有的同情都争取到了自己这边。因为朝廷的宣传总是把赵构放在首位,而护民军的宣传则把宗泽放在首位。不要说赵构,连岳飞在宗泽传中也只是一个陪衬。这样人物鲜明的评书最受百姓喜欢。

    当宗泽的遗体在义乌那边隆重下葬时,天下百姓也随着《宗泽传》的流行,把这个铁骨铮铮的老人刻在了自己心上。

    哪怕赵构在扬州的皇宫里暴跳如雷,依然成了毒杀李马的忘恩负义之人。同时江南一带很多有心杀敌的豪杰也开始把投军的目的地从扬州转到了汴梁。没有人愿意跟随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宗泽对岳飞不过教导数月,提携数次,岳飞就以父礼事之,这样重情重义的大帅,才是豪杰们愿意跟随的。

    “岳飞就是一个再世的王莽,虚伪透顶。他若是真视宗汝霖为师,就不该乘着恩师去世的时机,来肆意抹黑于我。”当赵构得知自己毒哑李马的消息已在天下传开,不由恼羞成怒,在皇宫里愤愤不平地说道。虽然岳飞并没有抹黑赵构,只是把赵构做过的事如实公布了而已。

    当时在皇宫里陪侍的只有秦桧一人。短短数月,秦桧凭借自己的表现,已经成了赵构最信任的臣子。看到赵构气得扭曲的脸,秦桧微微一笑,跪地说道,“官家何必生那个逆贼的气!不管他再怎么抹黑官家,天下人依然是奉官家为正朔。不管岳逆再能干,他也是官家手下的一个臣子。至少名义上是。如今炎夏时节,金兵退往燕云,河北西路处于权力真空,王彦将军不可坐守磁州,微臣听说岳逆的部将梁兴赵云占了大名府,毕进占了抱犊寨,闯先生占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