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八方风云(下)(第1/3页)  岳飞之血战中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就在中原豪杰奋起与金人大战时,朝廷的行在扬州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中原的豪杰在杀人,杀的是金人。朝廷也在杀人,杀得却是两个天下闻名的读书人。

    两辆囚车在众多士兵的押送下,在城内的主要大街上绕行了一圈,走过几个著名书院门口时,还特意停留了一阵子。书院的学生站在门口,望着囚车上的两个中年人,眼里全是愤怒,但也无能为力。押送囚车的士兵个个如狼似虎,他们这些手无寸铁的读书人又怎么能够斗得过这些皇帝亲军呢?

    急得满头是汗的教书先生一边拦着自己的学生冲向囚车,一边又向囚车的中年人抱拳施礼,大声说道,“陈东公,欧阳澈公,请恕书生无用,救不得你们。”

    原来这两位正在被押往刑场处斩的中年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太学生陈东,和江西布衣欧阳澈。

    陈东,字少阳,镇江丹阳人。北宋元祐元年出生于一个儒生家庭。陈东少有声名,洒脱不拘,不肯居于人下,也不忧惧自己的贫寒低贱。蔡京、王黼用事专权,人们不敢指责,只有陈东无所忌讳。他参加宴会集会,在座的客人害怕连累自己,都避开他。后来以贡士进入太学。

    金兵一围汴梁,徽宗被吓破了胆,把皇位让给钦宗。钦宗试图革新,整顿朝纲。陈东鉴于时事危机,于靖康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联合其他爱国太学生上书,论:“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于辽、金,创开边隙。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

    横行天下几十年的六贼就这样被陈东一封上书给搞下来了。虽然主要原因是因为钦宗想把老爹的宠臣全部干掉,以便稳固自己的皇位,但毕竟事情的起因是由陈东而起。所以自此之后,陈东名扬天下。

    陈东和别的畏金如虎的书生不同,他是极为倔强的。金兵围城时,也是陈东联合三千太学生伏阙上书,请求钦宗重用李纲。后来李纲成功地守住汴梁。可惜好景不长。因为钦宗从骨子里头还是讨厌李纲的,所以一见汴梁解围,立即就把李纲逐出朝廷,贬到荆湖东路做官去了。陈东因为失望,就回了故乡镇江。

    结果金兵退而复返,钦宗赏识的白时中李邦彦等人却束手无策,反而劝说钦宗投降金人。没脑子的钦宗又被术士郭京忽悠住了,要请天兵天将守城。结果天兵天将没请来,二帝都被金人掳走,造就了靖康之耻。

    赵构在应天府即位时,为了拢络天下读书人,即位的第五天就任命李纲为相,第十天就把陈东招到应天府。当时陈东认为皇宋终于出了个英明神武的皇帝,欣然前往应天府。到了应天府,就上书一封,请求赵构北还汴梁,整顿兵甲。几乎是同一时间,江西布衣欧阳澈徒步来到应天府,向朝廷献安边御敌十策。

    朝廷对陈东和欧阳澈的上书根本不在乎。赵构在骨子里,和他的无能大哥钦宗一样,也是畏金人如虎的。把整个小朝廷搬到了建康府,继而又搬到了天下风流所在的扬州。

    陈江和欧阳澈跟随朝廷车马辗转到了扬州。陈东这时候已经看出来康王根本无心恢复中原,所以不再上书。自从李纲再次被贬出中枢,陈东已经看出了康王的真面目。

    偏在此时,性格激烈的欧阳澈再次上书一封,力言李纲不能罢相,黄潜善、汪伯彦、张浚等主和派不可重用,并请御驾亲征,以迎二帝。因为言辞过于激切,被黄潜善等诬指为“语涉宫禁”。

    高宗震怒,立即把欧阳澈打入监狱。此时黄潜善又向高宗进言,须防陈东再次联络太学生闹事。此时朝廷根基未稳,可是经不住太学生折腾了。

    高宗确实害怕太学生再次起来闹事,决定杀鸡给猴看,也把陈东打入天牢。经过简单的审判,黄潜善汪伯彦一致认定,陈东欧阳澈二人,身为布衣,妄议天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