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战车(第2/3页)  岳飞之血战中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岳飞笑道,“冉姑娘说哪里话来。前朝武则天连皇帝都做得。何况一个族长,依冉姑娘之能,自然能把冉家变得更加兴旺。”

    冉青见岳飞提起武则天,当即眼前一亮,问道,“岳团练使认为武则天此人如何?”

    岳飞说道,“也千秋雄主也。毕竟在她治下,唐朝的地盘可是最大的。”

    冉青点头说道,“武则天确是千秋雄主。只不过写书的都是男人,所以把武则天骂个不休。没想到岳团练使竟然也推崇武则天。”

    岳飞更正道,“我推崇的是武则天对外的态度,凡有外侮,铁血应之。但我不推崇武则天对内的态度,重用酷吏,荼毒百姓。更不推崇她弑子弑女的行为。”

    冉青想了一下,方才说道,“世事难两全。武则天总体来说,还是一个有作为的帝王。远胜我朝的所有帝王。连太祖也比不上她。”

    冉太公叱了一声,“你这个丫头,还不噤声!本朝太祖也是你能妄加评论的。太祖雄才大略,统一中原,结束了五代的乱世,何等大功,竟被你这个丫头一言抹杀。该打。”

    岳飞知道冉太公是怕自己动怒,所以才喝住冉青的言论。但岳飞才不会动怒。冉青其实说得不错。宋太祖虽然有才,论起战略眼光,却远远不及周世宗柴荣。不说别的,统一全国的时候,就光看他采用那个先南后北的政策,就知其人眼光不行。柴荣北伐,一战而得三关。太祖太宗数次北伐,却是损兵折将,毫无作为。并不是宋太祖的指挥才能远逊柴荣,而是柴荣北伐时,辽国尚未稳住燕云十六州。所以柴荣一战而得三关,若不是英年早逝,燕云十六州早归中原。宋太祖却听信王朴的书生之见,先南后北,用了十几年时间平定南方,然后再想北伐时,辽国却已经完全消化了燕云十六州。所以终宋一朝,也没能收复燕云。

    王朴的先南后北之策,无非就是先弱后强。但此人却忘了最重要的一点,无论是南汉,还是南唐,后蜀,皆是君昏臣庸,根本不值一提。就算宋太祖不去攻打他们,他们也不敢攻打中原。如果宋太祖黄袍披身之后,继续像周世宗柴荣一样,先行北伐,绝对能在十年之内收复燕云。到时候挟收复燕云之功南征,平定南方易如反掌。

    更重要的是,岳飞吸收了岳效飞的部分知识,所以他对历代帝王没有一点好感。再英明的帝王,秦皇汉武唐太宗,也不过是一个帝王罢了。荼毒天下之肝脑,无非是搏一家之产业。离散天下之妻女,也只是供他一人之淫乐。

    冉青说话的大逆不道反而让岳飞更加欣赏。酒足饭饱,岳飞开始打听内黄县的英雄豪杰。岳飞深知金人势大,只有中原的豪杰联合起来,才能守住整个中原。

    冉太公捻着自己的颌下胡须,缓缓说道,“内黄县豪杰自然众多,但最有名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曹成。此人身怀绝技,志向高远,手下又有数千弟兄,实是不可小觑。”

    岳飞点了点头。他在汤阴时也曾听过这曹成的大名。

    冉青却不服气爷爷对曹成的推崇,哼了一声道,“爷爷把曹成看得太高了。依我看此人志大才疏,凶暴成性,将来必成我皇宋祸害。他手下的人马,个个比土匪都不如。虽然受了宗帅招安,依然不改本性。他那样的人,也配称豪杰吗?我呸!”

    岳飞看向冉青的眼神更加炽热了。当然了,这可不是爱情的眼神,而是看见人才的眼神。曹成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可不正是“祸害”二字吗?如今的曹成尚未露出獠牙,却已被冉青看出了原形。冉青这小姑娘,岂可轻视哉!

    冉青看岳飞瞅向自己,脸上不由地飘过了一朵红云。但她当即回过神来,冲岳飞笑道,“岳团练使,我脸上可是有花?”

    岳飞拱手说道,“冉姑娘可愿加入我护民军?”

    冉青吃惊地说道,“我可是女人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