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九章 整编护民军(第2/3页)  岳飞之血战中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乡本土,不要朝廷粮饷,但如果和金人作战,则必须要朝廷提供粮饷。第四条,护民军一应职务不变,应天徐州两地现任官员职位不变,代知府则转正为知府。第五个条件,如果中原其他地方发动叛乱,护民军可为朝廷效劳,代为镇压。

    护民军的五个条件一提出来,赵鼎当即说道,“黄进士,你这条件太过分了。如果朝廷答应了你们,你们应天府就成了国中之国,岂不是鼓励反叛吗?更过分的是,你们不是应天府团练吗?什么时候变成了应天徐州两地团练了?”

    岳飞拱手笑道,“不敢相瞒赵大人,两日前徐州父老已经邀请我们护民军进驻徐州,保护他们的安全了。徐州父老说,既然朝廷保护不了他们,他们就选择相信护民军。赵大人乃精于儒学,岂不闻民贵君轻之说。可不要为一家之面子,害了徐州百姓啊。”

    赵鼎坚决地说道,“不行,徐州绝对不能交给你们护民军。朝廷有把握治理好徐州,不劳你们护民军操心。其他的可以再议。”

    谈了两天,赵鼎还可以撑住,但御营大军撑不住了。已经有士兵不堪饥饿出营投降护民军。张俊急得什么似的,见了赵鼎就说,“中丞大人,再谈不好,御营大军就成空营了。逃到护民军的那些家伙是不可能要回来的。”

    赵鼎无奈之下,只得同意了护民军的要求。不过在赵鼎的坚持之下,徐州还是归还给了朝廷。岳飞等人都明白,此时金军远在河北,徐州作为大宋东部的腰眼,赵构不可能会甘心失去徐州。至于让朝廷赔偿永城百姓损失,更是不可能。在朝廷看来,所有的百姓都是靠了朝廷的恩惠才能活下来的。就算被朝廷大军误杀了一些,又算得了什么。没有杀光他们,他们就应该感恩戴德。

    最后双方议定的条件是这样的,朝廷默认护民军驻扎应天,但必须听从汴梁留守调遣,抗金御敌。黄纵转为应天知府。护民军扩编为三个统制,由岳飞张宪王贵三人为统制,岳飞仍为护民军团练使。但须受黄纵节制。李八少封了个五品的闲官,勉励他破家为国之功。

    至于护民军的地盘上面,除了应天府,朝廷允许护民军接管淮北和丰县砀山三地。护民军则退出徐州城。不经朝廷允许,以后护民军不可擅自进攻其他郡县。

    护民军粮饷须由自己筹措,朝廷不出分文。但也不会再让应天百姓出粮出饷。

    朝廷的条件看似宽大,其实早给护民军下了不少眼药。比如让黄纵节制岳飞。只要岳飞不服,应天府就会发生内讧。到了那时候,朝廷视情势进展,或剿或抚,又有一番打算。比如封张宪和王贵也为统制,这样就让两人与岳飞平起平坐,只要那二人稍有野心,护民军立即就会分裂。

    谈判完毕,护民军算是接受了朝廷管辖。赵鼎领着饿晕了的几千御营前军,离了淮北,回到建康。刚一回朝,就被众臣弹郂,说赵鼎与地方团练谈判,有辱国体,必须治罪。赵构一声令下,赵鼎出任常州通判,算是逐出了中枢。

    离朝之时,赵鼎给皇帝上书,说护民军将强兵勇,不可小视,自己给护民军设了几个小计,在护民军没有自乱阵脚之前,希望朝廷熟思曹操取辽东之计,暂时不要打护民军的主意。

    曹操取辽东,大军直逼辽东,公孙兄弟合兵一处,全力御敌。曹操退军关内,公孙兄弟就开始自相残杀,尔后被曹操一举剿灭。

    赵鼎深知赵构最忌讳的就是有人拥军自立,如今护民军行为过火,赵构肯定不会放过护民军。自己之所以一回朝就被撤职,就是为朝廷的下一次出军做准备。因为和议是自己签的,只要自己去职,朝廷自然可以不认帐。

    赵鼎并不反对赵构出兵剿灭护民军,但不是现在。因为护民军此时有如铁板一块,必须要等护民军自已分裂,然后才可一举建功。

    赵构此人虽然懦弱,但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