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零七章.荻野千寻的人物设定(4000字)(第2/4页)  从绘画开始的东京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同样也还要让他们能够对《千与千寻》心服口服伸出大拇指夸奖东野司这一教鞭打得好打得妙打得呱呱叫。
    以东野司的职业画家目光来看宫崎骏的作画手法并不难模仿。
    无非就是手绘外加上水彩的上色方式
    可《千与千寻》的内核却不止是如此。
    作为主要的剧本担当东野司同样也有义务将这内核表现到纸张画面上来从而定下整部动画电影的主旨风格。
    拿给矢野龙一他们看得汤屋(油屋)只是草稿连颜色都没上当然不能完全表现出《千与千寻》的风格。
    “千寻千寻忘记了自己的名字就回不了家”
    东野司喃喃自语着。
    当初让他看这部动画感触最深的地方在哪里?
    他思考了好一会儿最后轻轻地敲击了桌面。
    “或许是震撼吧。”
    东野司摸了摸下巴。
    以前看《千与千寻》的时候第一个印象就是震撼。
    夜幕降临油屋的鲜红灯火伴随着夜幕落下而闪烁着光芒日本八百万神明降临一切都被浅红的光彩笼罩氤氲在祥和却又怪诡的气氛中。
    东野司学前班观影的时候也因为这场景而有种莫名的震撼感。
    但经历过幼年震撼过后。
    成年的东野司又看了几次《千与千寻》
    这时候的心情感触就又有些不同了。
    给东野司一种说不出的淡淡的惆怅感动。
    这并不是东野司矫情而是这作品的的确确给了他这种感受。
    就好像听到激昂激励人心的音乐会让人走出失落一样。
    《千与千寻》同样也有这样的力量。
    天马行空的想象。
    那种波澜不惊又举重若轻的缥缈虚无感。
    至于为何最后又会让人有种惆怅感动的感受呢?
    那或许应该是《千与千寻》中表达的思想吧。
    人总是会长大的在面对那个冒着黑烟被湿气欲望笼罩的大浴场‘油屋’这个社会时是否又能像千寻那般鼓起勇气不忘初心呢?
    但这毫无疑问又是不可能的。
    因为只要处于社会中人就会被染黑、被取走名字、化作一个符号
    这种求而不得的反差感或许才是让人感到惆怅的最重要原因。
    同样也是刻画千寻这个角色最重要的依据。
    “我明白了。”
    东野司用力地吐了口气。
    他要将印象中的千寻给画出来。
    那是个短马尾女生马尾处微卷碎刘海看上去不是特别好看。
    努力的时候会皱起眉毛。
    眉眼舒展开来的时候又会给人一种开朗的感觉。
    害怕的时候整张脸就又会变脸色。
    说到底只是个十岁小女孩是个随处可见的小女孩
    红的是温泉侍者的工作服白的是绑在身上的背带闪着光彩的是她那双不算太大但也不算太小的眼睛
    透过那双眼睛东野司仿佛看见了自己置身于神明的世界一样。
    煤炭渣灰的刺鼻气味。
    富丽堂皇的油屋。
    与海天融合向着天际边驶去的水上列车
    一幕幕幻想世界中的景色从笔尖诞生转瞬间又如同流星划过般消失了。
    东野司摇了摇头心底也是一跳。
    这系统技能还真是邪门。
    就算是用了这么久在真正全神贯注进入状态的时候还是未免会被吸引进去。
    但也多亏了这个
    东野司长长地吐了口气看着面前已经整齐画出来的《千与千寻》的角色设定甚至一些建筑物的设定轻轻地点了点头。
    前面已经说过了东野司并没有打印机那种记一遍就能转手在纸上‘复印’出来的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