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三十九章:捷报来了(第4/5页)  唐朝贵公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祐的愚蠢,可不管怎么说,现在节省下来了无数的钱粮,还有无数的军民百姓也因此而活下来,李祐谋反的事态,已经降到了最低点。

    李世民倒是好奇道:“正泰如何知道,派出魏征还有这个陈爱河,就可马到成功呢?”

    “这个……”陈正泰知道此时不是客气的时候!

    我特么的若是谦虚,别人还真是以为我是菜鸡呢!

    于是陈正泰道:“此二人都有大才,这是儿臣精挑细选,分析了无数利弊的结果。”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李世民念出了这八个字,禁不住继续道:“果然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这番话很应景。

    显然这是夸奖陈正泰的。

    只是这番话,却也引起了群臣们的共鸣,不得不说,陈正泰这一手,真的干的太漂亮了。

    还真是想不到,这家伙……不但擅长经济,居然还懂武功?

    真是不可小看啊。

    只是此时,李世民心情还是有些低落,禁不住道:“现在两位卿家已开始押运着李祐这贼子来长安了,只怕用不了几日,便可到达……派出禁卫,前去迎接他们凯旋吧。”

    众臣纷纷称是。

    李世民则又用一种欣慰的眼神看了陈正泰一眼,随即道:“当初卿说李祐必反,是朕坚持己见,固执的不肯相信。此后又是你未雨绸缪,这才免去了一场大灾祸,朕得正泰,如得一臂。”

    这话……很耳熟。

    好像谁经常说过!

    陈正泰却是谦虚的道:“哪里的话,陛下,这都是魏征和陈爱河的功劳,还有那狄仁杰,他小小年纪……便有如此的勇气检举揭发,这样的人也不可小看啊。”

    “狄仁杰……”李世民皱眉起来,顿了顿,才道:“等到那李祐被押进长安来,朕要见见此人。”

    说罢,李世民突然道:“当初狄仁杰状告李祐谋反时,朕确实不相信,此后派了吏部尚书侯卿家去彻查此事,侯卿家的回报,却是李祐绝不会反,这些……朕还记得。”

    此时,在群臣之中,侯君集一时心惊胆战,他知道秋后算账的时候,终于到了。

    于是他忙是诚惶诚恐的出来道:“陛下,臣有万死之罪,臣……臣……臣在想的是,李祐毕竟是陛下的亲子,所以在太原,臣只是走马观花……”

    李世民不由失望的看着侯君集。

    当初让侯君集来接替成为宰相的长孙无忌,李世民是抱有巨大期望的。

    他认为侯君集立下了许多的战功,可是入朝之后,依旧还很认真的学习文化知识,经常在自己面前说一些典故,都表现出了很高的治世的素养。

    因而……李世民一直都认为侯君集和李靖等人有所不同。

    更何况,侯君集的年纪比其他的开国功臣都要小一些,且侯君集的女儿,又是太子的侧妃,这令李世民对他抱有了巨大的期望,认为将来这个人可以成为太子的辅政大臣。

    李世民这才令他为吏部尚书,让他熟悉一些政务,甚至考虑过在将来要令侯君集进入三省,成为宰相。

    可现在看来……侯君集在这件事上,却只一味的揣摩他的心意,没有按章办事的勇气,这样的人……就算有再大的能力,也未必能托付重任。

    李世民目光只扫视了惶恐不安的侯君集一眼,则是道:“此事怪只怪朕,若是论罪,朕为主犯,你至多不过是胁从而已。只是为吏部尚书者,不该处处揣摩圣意,该有自己的主见,而不是一味地生出那些杂念,吏部尚书乃是朝廷的命官,非宫中的私奴,侯卿,谨记着这个教训吧。”

    这番话……虽是轻柔,看上去也好像没有过多的责备侯君集,可言外之意,却令侯君集的心沉了下去,心中更是惊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