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四章 一语成畿(第2/4页)  宋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疏浚西湖工程完毕之后这近万人的厢军将会就地直接从厢军序列中被裁汰成为工程兵进行独立的运营当然这“工程公司”在试运营过程中还是要从朝廷财政中得到俸禄的如果能够实现自负盈亏那他们将会彻底变成平民。
    近万人的工程兵这个人数可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李慎也曾对此提出过异议认为一次裁汰这么多的厢军未免有些不切合实际就算短时间由杭州城扩张会产生大量的工程供工程兵来去做但时间一场上哪里给这个“工程公司”去哪里找?
    王静辉却从书架上将王安石的农田水利法拿出来笑着说道:“谁说以后就没有活干了?!汴都开封的王介甫这不是给咱们送活来了吗?!”
    “老师王介甫的农田水利法固然是良法但未必能够讨得了好不过有这么一部新法确实是方便了许多但是这和厢军工程兵有何瓜葛毕竟说穿了这农田水利法不过是役法的一种厢军在这上面是帮不了什么忙的!”李慎说道。
    “谁说帮不上忙?!慎儿什么事情都要两面的去看尽量引导事情的发展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你父亲给你的那些账房也都替你把杭州的帐都给理过一遍了说说今年杭州的税收是农业税高还是商业税高?”王静辉笑咪咪的说道。
    “老师这可是说笑了自然是商业税高杭州本就是通达之地在没有皇家海运在杭州设港的时候这里的贸易已经是极为发达了与大宋其他地方相比商业税早就占到了六成以上现在海外贸易发展地这么好。估计今年的商业税可能会占到八成!”
    王静辉点点头说道:“王介甫的农田水利法固然是良法不过也要看谁来用用不好会害死人的!像杭州这样的地方农业本来就是从属地位商业才是主流要是真地按照农田水利法去做。难道让全杭州的人都跑到地里面去挖水渠?!那今年地税收还要不要了!”
    李慎听后略微一思索后点点头说道:“正如老师所言。要是按照王介甫的法子去做那学生这里可就有难了!”
    “现在不是如果而是马上大难临头!现在虽然朝廷还没有决定到底是那些地方来试行农田水利法但我总觉得两浙路肯定列为首选所以我们必须想办法来限制王介甫的农田水利法在杭州的实行不然慎儿你可就惨了!”
    王静辉比李慎大了将近八岁以王静辉的眼光李慎不止是他的弟子以后世的观念来看李慎也算得上是他的弟弟所以平时两人独处地时候。他说话都是很随意的不过李慎谨守师徒之道不敢逾越。李慎笑着说道:“老师可能是多虑了按照惯例朝廷若是试行新法总是京畿路搭配上一个离汴都很近的路来进行两浙路深入江南多有不便。朝廷哪里会想到这里!”
    “常理是常理但圣上和那中书省的几个老家伙可没有忘记我!你又是我的学生更是跑不了!当年楚州离汴都也不算近了但太上皇还是想着在淮南东路来试行免役法以此来推算也不为过就算到最后没有临到自己头上。但像杭州这样地地方到头来还是免不了要受农田水利法的影响那海外贸易怎么办?这不是耽误事嘛!”
    李慎听后也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大皱着眉头说道:“即便如此那有何厢军有何联系?”
    王静辉笑着反问道:“若是你父亲有笔大生意可以赚上一万贯但这个时候要告诉他要修水利当然也可以上交一百贯免去这活你父亲该如何选择?”
    李慎笑了笑此刻他已经完全明白王静辉所说的“王介甫给厢军工程兵送活”的话是什么意思了。躬身笑着说道:“多谢老师指点学生已经明白了!这农田水利法既然说穿了是役法学生自然可以按照免役法来行事让百姓交钱免役将这笔钱交给厢军然后由厢军来完成这农田水利的修建任务!”
    王静辉笑着点点头说道:“不错不过中间还是有些差别这交上来的钱完全可以和厢军对半分想想杭州人口超过七万户这要是把免役钱收上来将会是多少?一半已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