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八章 安内(第3/4页)  宋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缓冲空间。吐蕃诸部的阿柴部还好一些,但是黄头回纥所受到的打击却是非常致命的。在黄头回纥的草头达靼部被击退后,只能够向西南方向迁移以避过大宋军队的掠夺,不过他们的西南方向却是生存环境更为恶劣的沙漠地区。大宋在河西走廊的强势压迫使得迁移后的黄头回纥在数年之后终于产生了严重的后遗症,黄头回纥开始分裂,其中一部投奔大宋后,剩下的分成两部,一部投奔了吐蕃诸部,另外一部分则是归于西州回鹘,黄头回纥作为中亚的一支重要力量终于不复存在。

    大宋在西北的强势军事行动不禁彻底绝了党项残余的野心,也铲除了西北其余各族对河西走廊的野心,大宋彻底巩固了占领西夏的地位,同时也促使了陆路丝绸之路的畅通。丝绸之路的稳定畅通反而促使了中亚地区的和平和繁荣,尤其是西州回鹘在放弃和大宋的敌对并且转向和大宋积极合作称臣之后,更是在丝绸之路上获得了绝大的好处。

    大宋除了在西北用兵之外,还在西南频繁对西南夷用兵,以前大宋在外在压力下,对于南方厢军屯田一直都是采取缓进政策的,但是在连续击败了西夏和辽国等宿敌之后,回头南顾大大加强了对南方的统治,并且利用战俘奴隶加快了开发南方的脚步。大宋在南方的种种政策必然侵犯到了西南夷的利益,众多南方少数民族和奴隶拓荒者之间发生的冲突越来越多。

    大宋在军事上的强势使得大宋朝廷根本不会考虑继续以前的委曲求全的缓进政策,而且大宋的特种兵部队已经训练成军快万人左右的规模,其中五成以上都是针对南方作战而精心训练的。在这个时候放出去就是为了看看这些专门经过南方作战训练的特种部队效果如何。

    西南夷的叛乱也有着吐蕃诸部的身影,尽管在这个时候吐蕃诸部还是一个比较松散的部落联盟,但是他们对大宋的野心却从来没有削弱过,毕竟在唐代的时候吐蕃就在中原唐王朝身上谋取了众多好处,五代十国时期更是刮足了油水。唐朝强盛时期吐蕃的野心有效地被中原王朝所抑制,但是在唐朝开始崩溃之后,吐蕃的势力在西北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尽管后期吐蕃内部也出现了重大的分裂,但是其势力蔓延建立了传统势力圈已经开始定型,后来党项崛起在西北抑制了吐蕃诸部对河套平原的窥伺,不得不转向和大宋合作来对付西夏。西夏被大宋所灭,在河套平原的利益促使其越来越走向大宋的对立面。

    与窥伺河套平原的阿柴部不同,大宋西南面和吐蕃诸部接壤的脱思麻部和乌敢部,这两部与大宋的利州路和秦凤路相接壤。王韶在十余年前开熙河的时候就曾与脱思麻部产生过一定的冲突。不过在抵抗西夏侵入的这杆大旗之下,脱思麻部对王韶军还是非常配合的,后来也摄于大宋在灵州那一战中用火器焚城的威胁而明智的选择了后退。不过在大宋平复西南夷的后期时候,脱思麻部和乌敢部在利州路边境地区接连挑衅大宋的权威,而且这种冲突的背后也是有着深厚的宗教信仰背景——大宋派去的和尚在佛教传承上和吐蕃信仰的密宗有着很大的冲突。

    王静辉对大宋平复西南夷后期时和吐蕃诸部所产生的冲突看法是非常明显的倾向于进攻,他对宗教没有任何好感。宗教是把双刃剑,看看后世的中东冲突使他干脆认定宗教是极为危险的东西。任何对大宋统治产生威胁的因素都是他极为反感的,更不要说带有宗教背景的冲突了。

    大宋商人在通过一系列战争中所获得的巨大好处使得他们不会放弃在西南的利益。他们有大笔的资金都压在上面,迫于这种压力王静辉也不会选择退让。若不是这个时代落后的交通通信条件使得大宋根本没有办法来有效的统治西藏地区,他甚至会考虑一劳永逸地解决吐蕃诸部。在现在看来唯一现实的做法便是趁着吐蕃诸部没有形成强势统一之前,在西南打下一个稳固的防线,并且通过战争来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