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零八章 逆袭(第1/4页)  宋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确认了跨海登陆作战部队的战果后,大宋统治高层也是极为兴奋,这与辽国统治高层低迷沉闷的状态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而且跨海登陆作战部队的战果也极大的刺激了从河北诸路出发的伐辽主力的雄心,两翼负责牵扯辽军的部队都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战果,身为伐辽主力的中路军没有理由不会取得辉煌的战果。

    辽国内部虽然也是争吵不休,但开始调集军队进行抵抗,大宋也知道自己能够趁辽国反应迟钝的时候偷袭的好日子已经慢慢过去,现在恐怕就要凭着双方真实的本事来较量个高低。

    大宋跨海登陆作战部队留在来州的一部这几天趁着没有被契丹人发现的当口,除了谨守各条要道之外,便是将战争中的俘虏全部编排起来,集中力量去修建扩充来州港口,以便能够同时停下和进驻更多更大的船只。扩建来州港是为了能够让跨海登陆作战部队更加从容的上船回到大宋,扩建港口也并非是简单的修建。宋军在港口的周边也修建了很多工事,不过他日后将会面临辽国的骑兵,这些工事对骑兵不会有太大的作用,由于没有城墙,宋军还是把港口防务寄托在大宋水军的战舰上。

    大宋跨海登陆作战部队曾经接到过命令,若是面临败局的时候,他们首要的任务便是将手中所有的火炮全部销毁,然后再抛下各种物资从海上辙退。吕大防在锦州城之战中第一次见识到了火炮的威力后,他心中便已经舍不得销毁火炮了。他在船上的时候也曾看到一些海船上装备的神臂弩和投石机等武器,心中便想到将火炮移放在船上,这样以火炮的射程照样可以帮助宋军守城,而且对敢于进攻港口的辽军也是一个重大的威胁。

    为了以防万一,吕大防把锦州的火炮调回来州,在来州城头只保留了五门火炮,剩下的十五门全部都移装到战船上,每艘战船的船头上安装一门,并且用铁链固定使之降低战舰在海中受到的颠簸而影响命中率。

    把火炮装在战船上还有一个好处便是这些战船可以行驶到锦州的海面上,从海上开炮。这样就可以使锦州城守军不用担心城池被辽军围困。因为在战船上根据火炮的最大射程至少可以保证宋军在突围的时候,火炮可以对南、东、北三个方向进行射击,这样可以为突围的宋军开辟出一条逃命路线。甚至只要宋军愿意的话,在锦州的海面上还可以停留适合停泊的小战舰或是福船。反正现在已经快到九月了,海水的温度也不至于让人难以忍受,这样基本上只要宋军在海岸周边活动,就基本上不会为后撤的路线问题而担忧。

    在清除了运河上的障碍物后,大宋的小型舰队终于可以通过运河直接进入桑干河,同时也解决了中路宋军渡河的问题。经过不到十天的战斗,宋军已经把桑干河以南的辽军全部清除干净。而溃退的辽军在桑干河以北依托辽国南京析津府建立了新的防线,并且将桑干河上的船只全部收走。他们打算像以潢河防线那样将宋军拖在桑干河。这样就赢得了时间来修整自己已经七零八落的部队,而且还可以争取时间来等待后方支援部队的到来。

    战争进行到这个份上,大宋距离胜利也只有一步之遥了。所谓燕云之地多半是指长城以南的华北地区,而此时桑干河以南地区尽归大宋所有,桑干河和长城之间的战略要地主要还有西京道的奉圣州和南京道的南京析津府了。与磨古斯联军和辽军相持很久的潢河不同,大宋东线部队已经越过了桑干河,而此时因为京杭大运河而发迹的后世天津现在还是一个比较大的城镇,目前也为宋军所有。已经越过桑干河东线的宋军开始沿河向西进发,而且不同于磨古斯,正是因为大运河的存在,宋朝的内河船只可以轻而易举的通过运河进入桑干河,所以宋军想要渡河并不缺少必要的船只。

    整个战争进度一直处于大宋枢密院的掌控之下,在作战地图上从河套平原出发的定西军会同了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