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五章 杀伐西夏(九)(第3/4页)  宋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队主力都已经集中在这兴庆府城下,全部兵权皆由种谔所节制,而监军大人是在宋夏之战开打十天后才到达的李宪。对于监军人选,王静辉还是非常在意地,现在从军事角度上来说西夏不过是大宋嘴边的一道菜,但是若是监军没有选好,那大宋同样也能吃下这盘菜,不过就是监军成为一只惹人厌的苍蝇,也被吃下去而已。

    不过王静辉的担心显然有些多余,监军是宋朝宦官中少有精通军事的李宪,这个人物他在后世的时候也曾听说过,虽然李宪并不是属于能征善战百战百胜式的将军,但难能可贵的是李宪虽为宦官,但也是精通军事,至少是不怕打仗。皇帝赵顼将李宪派到西北,开心就好整理也是因为西北主帅是富弼,但在前线指挥作战的是种谔,种谔桀傲难驯,平常人难以节制,就算派出个监军也会被种谔给排挤的要死,难免会将帅不和,李宪曾做过种谔的监军,两人合作记录还不错,所以灭夏之战李宪做监军最是合适不过了。

    在攻打兴庆府的前期,宋军军营中终于第一次产生了分歧,以前都是种谔、杨崇岳、王韶和王顺各帅一支军队分头行动,或是有合力破城也没有出现过分歧,但是在兴庆府之下,对于开始攻城的时间却争论不下──辽国的军队已经威逼河套平原,这给灭夏的宋军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王韶主张立刻攻城。纵然准备不足也是抢先将西夏统治高层一网打尽,到时候送到汴都开封,大宋高层拿捏一下党项皇帝或是梁太后本人,只需一纸诏书便可得河套平原──至少是道义上。王韶到现在也不清楚王顺地来历,更不知道定西军战力如何,他只知道定西军是以泼喜军为根基发展而来。对于这样一支军队,只要不临阵投降辽国,王韶心中就已经磕头拜佛了。

    但是种谔和杨崇岳可是知道定西军的底细,他们虽然对辽军有些顾忌,但试想定西军的装备,他们实在想象不出五万辽军能够吃下装备精良的定西军,这可是比戍守在汴都开封的中央禁军还要精良的军队,纵然不济,退回到顺化渡谨守还是可以吧!

    最终种谔还是用主帅地名义压下了王韶,加紧战备物资的囤积。并且在兴庆府四门附近驱使数万党项战俘和就地征集的农工筑成了六座土山,在土山上架起了投石机、弩炮,囤积弹药随时准备攻城。事实上除了对定西军战力的信赖之外,种谔还是不想在攻打兴庆府的时候遭受很大的损失,他不是王韶。他要为整个战局负责──河西走廊地区的十万党项军还没有清理,并且对河套平原虎视眈眈的吐蕃诸部对宋军来说亦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十日后,河套平原传来消息──定西军全歼辽国来犯之敌,辽国主帅亦被生擒,这使得宋军上下意见得以统一。全力准备攻城。种谔还将现在的盟友,未来潜在地敌人──吐蕃诸部的首领都请到了宋军大营,一方面让他们无暇在自己的军队中筹谋对河西走廊下手。另外一方面,种谔想集中令人难以想象的火器进行攻城,以此为威势向这些“化外藩民”施加巨大的心理压力──兴庆府都能够在旦夕之间为宋军所破,你们那几个用篱笆土墙围起来就算是个城池地寨子能够经得起宋军的扑杀么?!

    六座土山并不是全部都用来攻击兴庆府的,其中位于兴庆府南门附近的一座土山被种谔选做是立威而立的“观礼台”,此时已经五十三岁地种谔今天迎来了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日子──尽管现在的他还并不清楚这一点,但当在汴都养老地最后三年中,这一天被当作他永恒的定格而无数的回忆,也无数次的被他当作故事来讲给他的儿孙们。

    种谔、李宪、杨崇岳、王韶和宋军所有最重要的将领与大老远请来的吐蕃诸部的首领们都在这个土山上。通过土山可以平视兴庆府高高的城墙,可以看到四十万正规宋军和至少有二十万左右地藩族士兵排着整齐的队列将兴庆府团团包围的壮观景象。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