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九章 寸草不留(第2/4页)  宋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了一跳——宋辽一年的正常渠道交易,马匹数量也不过三千匹左右,这打劫行动还没有深入到西夏腹地就这么丰厚,连一开始持反对意见的杨崇岳都有些抓狂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种好事也不是每次都有的,通过情报反馈回来的消息:越是往嘉宁军司的方向前进,由于李清的严格控制,私放马匹的部落就越少。牛羊是每个部落都有的,但是马匹都集中在有数的几个部落中来集中放养,并且这些部落都有李清的军队常驻。

    无心也知道这种偷袭不可能盖住多久的,所以屁股后面负责协助他们运送战利品的部队也很多,他们只负责偷袭部落,至于牛羊马匹和部落成员的转移都是由杨崇岳派出来的守军来执行的,包括人在内的战利品一到武宁堡便由后方的保安军来负责转运。后方掌管王静辉产业的永仁会负责将这些战利品通过几个商家联合的方式用粮食或是其他方式来购买,进而贩运到洛阳、汴都等地;至于所俘虏来的党项人则是有继承来处理——充当奴隶来突击修建武宁三堡的防卫设施,并且在半个月后转送到顺宁寨乃至保安城,沿途会根据前方的战况来决定这些奴隶是赶路还是修建城防道路。

    按照关良提供的地图,无心和他的特种部队偷袭行动非常顺利——这张地图标注的不仅仅是地形道路和水源,还标注了最有价值的偷袭目标,并且根据党项人的反应时间标出了一条线——越过这条线后,后方武宁三堡的守军将不会给他们充当“搬运工”的角色,这个时候就由无心来作主了。这张宝贵的地图是济成根据关良所提供的情报精心给制的,毕竟这只是发个过路财,不能因小失大被李清的泼喜军包饺子,造成武宁三堡防卫力量不足,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无心现在已经超过了济成给他画出地线了。估算着自己的行动该引起李清的怀疑,便让武宁三堡的守军只留下一个指挥的建制接应他们的战利品,其他的全部返回武宁三堡。随后便以迅雷之势偷袭了附近三个马场,得到两千匹战马交给拉应的宋军赶回武宁堡的,便消失在草原地夜幕中,准备伏击李清的先锋军,为押运的队伍争取一点时间,这次偷袭他们舍去牛羊都不要。只迁走了所有的马匹,干净利落的撤退,就算李清反应过来,想要追上押运部队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况且还有他在路上伏击,押运部队地安全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当无心四处打劫的时候,李清正在嘉宁军司城外的大营中。自保安军之战后,李清来到嘉宁军司多半地时间还是在城外大营中,尤其是和梁太后彻底决裂之后,李清深知生存在这个夹缝当中唯一能够保证他安全的只有手中的泼喜军,所以尽管平安的渡过了两年,他对泼喜军的训练却从来没有懈怠过。

    由于李清在嘉宁军司周边广大的区域内实施比较开明宽松的政策,极大的恢复了这个地区的经济,可以说低税率使这里成为西夏放牧人地天堂,而和大宋之间的贸易使他不愁军饷。手中有了钱,泼喜这国的凝聚力在李清地领导更加稳固,同样也是因为这支军队的成员多数都是生活在西夏的汉人组成,才没有部下反水的事情发生——汉人在西夏的地位很低,他们明白只要不是走投无路。最好还是在李清的护翼之下,其他的党项人都不是可靠折。况且李清现在不缺钱粹,部队的状态可以说是自成军以来最佳的时候。并且还吸收了外来地汉人和党项人,部队的规模也扩大了不少,达到了十四万人的规模。

    以泼喜军现在的实力完全可以对付来自宋朝和梁太后的军事威胁,梁太后若不想西夏彻底亡国,根本不可能来找李清的麻烦;同样大宋若想吃掉他,在这宽阔和草原上,面对装备精良,士气正高的泼喜军,没有四五十万是不可能的,况且大宋和梁太后谁也不愿意让对方拣便宜。在这个微妙的平衡下,李清的日子过得非常滋润,最让他放心的便是上个月通过贸易得知大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