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二章 定策(第1/4页)  宋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尽管梁太后恨李清入骨,但也没有做出什么过激的行为来,只不过是在补给上找些麻烦而已,但这才是让李清最为恼火的地方——他手底下有十几万张嘴等着自己养活呐!十几万军人的嘴巴可不是居家过日子四五口人这么好糊弄,光是粮食每天的消耗就让李清感到捉襟见肘,并且粮食仅仅是其中的一项而已,士兵身上穿的,手里有的,名加军饷等等,学生的补给负担有些压得李清喘不过气来。

    嘉宁军司也算是个富庶之地,青草肥羊是西夏数得着的大牧场,不过这是一年多以前的事情了——宋军也不知道发了什么疯,在保安军之战中如蝗虫一般席卷了龙州、洪州、嘉宁军司之间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牛羊马匹甚至是人口全部卷走,最令人发指的是宋军居然把洪州城都绘拆掉,并且用洪州城的材料在长城岭一带建立了三座大型城寨,紧紧的扼守住通往大宋的前进路线。

    不过李清也不是吃素的,在几次攻打长城岭的三座宋军城池不果之后,便采取了另外一条道路——将一万匹战马分别卖给了马匹贩子,获得了资金之后便在嘉宁军司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其实李清也明白在西夏四处活动的马匹贩子多半和宋朝商人有关系,这些战马多半还是要落到自己敌人的手中,不过他已经顾忌不了这么多了,解决自己地十几万大军生存问题才是最优先考虑的。

    游牧民族一大特点便是全兵皆兵,即可以打仗又可以生产,党项人立朝不过数十年,并且在李元昊立国的时候便高举“民族大旗”有选择性的参考汉人朝廷的制度来建国,而不是向辽国开创者那样对契丹人的整个社会架构进行大的变革,这使得现在的西夏还很在程度上的有着游牧民族部落地生存色彩,最大限度的保持了其战斗力。

    李清手下的军队不仅战斗力颇强,就是养马、牛羊也都是好的,一万匹战马换回的资金让他手中有了本钱得以朝夏州、石州、盐州等地购买到牛羊回来放养——这些地方的西夏官员当然想要讨好梁太后来拿李清一把。不过面对李清气势汹汹的使者,不得不考虑人家还有十几万人在旁边虎视眈眈,荣华富贵固然重要,但也要自己有命去享受才可以——与其说李清是去买,倒不如说他去抢,不过这些都并不重要了。嘉宁军司已经开始走向实质性的独立——西夏高层的决议在这里一点作用都不起,李清要用嘉宁军司的一切资源来优质保证自己军队的供应,从而保持军队的凝聚力——他手中有军队才可以和梁太后讨价还价,若是军心散了,他李清在梁太后眼里便什么也不是了。仗着手中十几万精兵使得西夏高层心存顾忌地当口。李清在嘉宁军司这最近半年来活地还挺滋润。

    王静辉接到有关李清最新情报的时候,都已经是李清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几个月后的事情了,看了这份非常详细地情报后。王静辉对此有些瞠目结舌,他和皇帝赵顼两人都面面相觑——原本他以为李清迟早会混不下去,不是反了西夏,便是在嘉宁军司那里做强盗,根本没有想到李清居然会这么一手,这倒是让他们感到有些措手不及了。

    “李清真是一个奇才,朕都怀疑他跟爱卿是不是师徒了!”皇帝赵顼打趣的对王静辉说道,当然这里面他绝对不会怀疑王静辉对宋朝的忠诚,李清落到这个田地就是他一手策划的,不过李清选择了这样的生存模式,看起来还真和王静辉的通商手法有些类似。

    听了皇帝赵顼的话后,王静辉苦笑的说道:“臣哪里敢有这样的学生?!”

    “情报局返回来的消息说李清对西夏也是忠心耿耿,其心甚坚,不可能被策返,爱卿现在可有何良策?!”皇帝赵顼有些丧气地问道,能够策反李清反出西夏从而拔出钉在自己门口的这枚钉子是他的一个心愿,这样能够使赵顼用最短的时间来击溃党项人,但现在的局势已经让他感觉到这和痴人说梦没有什么区别,看来解决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