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六章 事故(第1/4页)  宋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原本在王静辉的眼中,火炮研发计划所耗费的资金不敢说能够超过百万贯,但达到几十万贯也应该有了,不过现在苏颂和沈括主持这个计划,他们建造一个实验用的金属冶炼作坊耗费了几万贯就觉得已经很奢侈了,但他们不知道王静辉生活过的后世,任选一件先进技术背后所耗费的资金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个计划到现在连十万贯都没有用出去,这让已经做好充分心理准备的王静辉反而有些不适应。

    “子容先生,在下先准备好五十万贯专门用来研发火炮,至于实验所用的各种金属材料,在下也会想办法,只要能够研发出火炮,付出多大的代价也毫不吝惜!”王静辉给苏颂打气的说道。

    “五十万贯?!”苏颂脑袋中显然对这个数字没有什么概念,在他看来十万贯已经是朝廷的极限了,现在看来驸马对火炮志在必得之心远远超出他的想像。

    “大宋需要火炮,五十万贯若是能够造出可以应用在战争中的火炮,那所产生的效益对大宋来说是不可想像的——试想整个北方能够达到裁军一半而战力不减照样能够对付边国的军事威压,那朝廷每年在宋辽边境上的军事对峙所节省下来的军费将会达到几百万贯之多。有了火炮,大枕头可进可守,他日有意于燕云故地,对付辽国的城墙将会是易如反掌,试想在对方守城器械的射程之外用火炮来对付它们,直接用火炮瞄准城门进行破城,那大宋的战争速度因为火炮的出现而快上几十倍并且自身损失也会降低到一个新的水平——子容先生,现在你们可能意识不到自己在做些什么,但在下可以保证,千百年后世人亦会记得先生之功劳!”

    王静辉继续鼓动的说道,表情十足是个教唆犯。不过对面的苏颂却没有意识到,他现在已经被火炮的巨在效益所震惊。苏颂虽然为官数十年,也曾经历甚多波澜起伏,不过他地心思还是一个传统的儒家学者。忠君报国早就深刻的印在了他的心中,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地才智能够为国家带来如此大的好处,这是他以往所不敢想像的。

    苏颂仿佛下定了决心说道:“改之。现在你对火炮研制计划有什么好地建议?!”

    王静辉从桌子上取来笔墨,在纸上画出了一个火炮的简易示意图说道:“现在钢铁冶炼技术要继续改进,存中兄不日将会回到汴都,这些由他来负责,这项工作是绝对不能放下来的——如何降低成本大量炼钢这不仅仅是关系到火炮的未来制作成本问题,更是对我大宋其他诸如军械、民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我们还要先绕开钢铁,采用铜来做炮管试制火炮,这样虽然耗费甚大多,但是却是可以让圣上和其他大臣看到火炮的威力,保持信心。这种铜火炮的研制成功也是对敌国的一种巨大的心理震慑,使之在不明其具体情况的时候不敢轻举妄动!”

    苏颂看到王静辉在纸上画出了一个奇怪地图形。上面显然是火炮,不过不同地是标注地尺寸显示它的个头明显小于自己心中想像的火炮,说白了就是一根一端密封的管子上面有个支架。

    王静辉看到苏颂疑惑的目光笑着说道:“这是在下新想到的一个火炮创意,它对炮管的强度没有这么高,制作简便,唯一的缺点便是射程上比较近,威力比较小,我们可以称它为迫击炮!”

    在后世就是一军事外行也听过迫击炮的大名,不过事实上王静辉虽然知道其中的结构,但却难在了炮弹上,这个时代可没有雷汞这类地东西,并且开花弹也是一个难题。给他最终灵感的是后世的两种爆竹——二踢脚和响天雷,王静辉可是玩过这两种爆竹的,相对比起来响天雷更接近迫击炮的原理,更重要的是在王静辉的记忆当中,这种爆竹的制作工作应该极为简便——他所待过的部队驻守地区都是在农村,每年过年的时候,周围村里的老乡都会送来各种自制的烟花爆竹,这响天雷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