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章 红利(第1/4页)  宋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臣从刘靖宇那里得到了大约六十万贯的财物,大宋现在一石米的价格过是六百文,再加上刘靖宇一个知州恐怕当上一百年的官也拿出这么多钱吧?这些是怎么来的?!臣恨得生啖其肉!刘靖宇之辈行径如国贼没有什么区别——党项人烧杀抢掠,这些贪官披着朝廷的外衣对百姓抢掠,实乃败坏朝廷形象之举动,他日官逼民反,朝廷社稷危矣!”王静辉肃容说道。

    王静辉看皇帝赵顼的样子就知道他有些后悔或是耳朵根子软了,再此非常时刻必须要坚定皇帝赵顼反腐的决心。在王静辉的眼中宋朝“冗官”现象是可以解决,至少在后世之时国家官制体系要比这个可杂多了,“局长一楼道,处长一大厅,科长一广场”,即便如此政府对于精简机构的决心和力度都并是很大,宋朝的百姓供养官员的密度远没有后世高,所以对于“冗官”可以慢慢来,但是对于官员腐败现象却能拖得太长,至少也要震慑他们敢肆意妄为,这统计局只过是第一步,形成良好制度之后,常平仓纳入这个体系是迟早的事情,以后统计局所审核的范围也就越来越大,这多少也算是加在大宋官员头上的一把刀了。

    “呵呵,爱卿这么做都可以发财,朕可真是佩爱卿了!”皇帝赵顼笑着说道。

    “这笔义之财,臣宁可要,正好汴河疏浚工程现在快要开工了,所缺少的款项正好由朝廷以这笔资金作价入股,以满足工程的足部分。话又说回来,臣虽然对这些贪官污吏恨得咬牙切齿,但亦能采取强硬的手段将其铲除,毕竟这样做的话打击面就太大了。所以臣才委托曾相公放出话风,给这些官员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只要朝廷和百姓蒙受损失即可,要起到这个震慑作用,在刘靖宇的案子上就能下重手,以让天下官员知道朝廷对待广惠仓的重视!”王静辉说道。

    “爱卿言之有理。这广妌仓无论如何是能够有任何问题地!过朝廷可仅仅只有广惠仓,那其他诸如常平仓怎么办?为什么一起算进来?”皇帝赵顼问道。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在廉政行动中一定能太过急躁,否则犯了众怒那就前功尽弃了!以臣的估计,常平仓的问题要比广惠仓严重的多,先以广惠仓为--宜搜小说--,底下有些先见之明的官员自然也会想到终究有一天常平仓也会要像广惠仓一样被列为审查地目标,毕竟常平仓和广惠仓都差多。只是用途上有些区别而已。臣估计现在大宋所有的官员都能够看出这一点了,其中有些亏空也正在迅速弥补,毕竟用借贷利率八成来计算,那也是什么人都能够承受的起的!”王静辉笑着说道。

    “爱卿良策,怪得司马相公和王相当初都很赞同成立统计局,朕当初还询问过两人,但两人都笑而答,现在朕算是明白了!”皇帝赵顼笑着说道。

    “司马君实和王介甫?!”王静辉心中有些吃惊的想到,过随即便可以想出这两个人肯定一早就看穿自己的想法了。自治平三年起自己就开始对贪官问题进行思考,逐步才想到了这个办法。想必王安石和司马光是知道腐败严重威胁大宋,但却敢轻易尝试解决这个问题,毕竟包拯也是这么好做的。况且就是包拯也只能够保证自己贪,并能够有效的阻止其他官吏贪污。

    “以前是拿这两个人当作开路先锋,没有想到自己也有栽在他们手里地时候!”王静辉心中苦笑道,怪得成立一个新机构能够这么快的在中书省通过,并且连门下省都没有说话,原来这两个大脑袋早就统一了意见,就等着自己往里面钻了!

    过当时也是出乎王安石和司马光的预料,没有想到王静辉突然袭击了徐州的广惠仓居然腐败的如此严重,本来以为王静辉可能会拿刘靖宇的脑袋来泄愤。没有想到正是驸马才留下刘靖宇的性命,过惩处之严重也是让人瞠目结舌。过这样也好,刘靖宇是第一个被查出来的,处理太轻足以形成震慑作用,了他又免了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