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三章 三策之辩(第2/4页)  宋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臣对此敢大意,所想的三策还并成熟,但若是细细思量也是行之有效。”

    皇帝赵顼嘴角一翘,笑着说道:“若是爱卿的三策真的能够解决大宋的粮食问题,那朕就作主通过爱卿这提高伎术官员的奏章,就算门下后省的慎政大臣驳回,朕亦改如何?!”

    “圣上可!礼可废,若是开此先例。则如蚁穴溃堤!”司马光说道。

    “圣上,臣认为倒是可行!正如驸马所说,粮食问题关乎朝廷社稷安危,若是能够得到解决,那将会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地事情,至于礼可废,臣觉得君实相公有些过了!”王安石在一边淡淡的说道。

    司马光还要想说些什么,但皇帝赵顼摆摆断了他的话,“此事就这样定下,诚如驸马所言,若是没有粮食,即便强如汉唐也是无用!”

    王静辉说道:“一策是臣根据王相的农田水利法所想出的,便是在修建水利设施的同时进行大量的淤田工程,这是见效最快的方式,结合朝廷裁汰厢军政策,可实现大规模裁汰厢军节省朝廷财力的效果。臣多次来往楚州与汴都之间,曾对汴都到泗州淮河岸共计八百四十余里的河段进行过观察,仅仅是在这一河段上进行修缮,便可以一次性得淤田一万七千余顷,这些将会都是一等上田,一厢军分配三十亩,便可以解决一万厢军的裁汰问题,每年增加粮食一百三十万石!这仅仅是汴河一路而已,只要悉心规划。在实施水利法的同时结合淤田工程,仅能够实现王相变法的初衷,还可以一举两得,既可以裁汰厢军,又可增加粮食种土地,增加产量,此策是为第一策。”

    皇帝赵顼笑着说道:“这水利法也是王相所出,过这一策爱卿在楚州就曾用过,算是爱卿赢!”

    “介甫相公农田水利法虽好。但如驸马所说要修整汴河这八百里河道,恐怕需要的人手也是少!”

    王静辉笑了笑可置否,接着说道:“大规模修建水利工程是需要很多人,隋朝虽然强大,但也是因为一条运河便断送了江山,但下官自有解决之法——君实相公难道忘记两次宋夏冲突下官买下的党项战俘吗?下官手里可是有近十万地党项战俘,他们在西北烧杀抢掠,现在成为战俘难道也要下官好酒好菜的招呼他们吗?!大宋有千条河流、万里长路。下官是绝对会闲人少的!就算战俘够用。还有厢军,据下官在杭州时所见,江南富庶之地百姓情愿交钱让人代役也愿意去修整水利设施,正好可以在这些地方组建厢军工程兵,专门收钱来修正水利设施,杭州军州事李慎已经开始这么做了,颇受杭州百姓欢迎,同样也是一举两得,朝廷何顺势而为?!”

    “爱卿的第二策如何?”皇帝赵顼笑着说道。他看到司马光的脸色是很好看,两人之间的火药味道也是越来越浓,只能抢先催促王静辉接着往下说。

    “臣的第二策便是在南洋!”王静辉肃容说道:“大宋皇家海运船队南方航线虽然仅仅开始了一年有余,但已经发现南洋人少,岛屿却是众多,很多岛屿都是适合耕种的,楚州便可以种双季稻,据臣所知在南洋一年两收实数平常,甚至可以做到一年三熟。况且南洋物产丰富,有众多大宋所需之物,可以着厢军前往开垦无主之地,既可用轻启战端便可以为大宋平添土地,还可以为后续的开发奠定基础,同样也是裁汰厢军地一种重要的手段!”

    王静辉一说起南洋,在座的所有人都非常清楚,尤其是南洋的物产——最重要的便是矿产:铜!自王静辉几个月前跑路到杭州之后。生怕朝廷统治高层把南洋给忘了,便每隔几天便把自己整理有关南洋的物产资料汇集成札子一封又一封的寄到汴都开封,甚至动用自己在大宋皇家海运船队的影响力,专门派人从南洋收集一些奇特地动物,然后送往汴都。这些介绍南洋状况地札子便成了王静辉手中的炸弹,断的轰击着大宋君臣的神经,保持了南洋在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