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身份(第3/4页)  宋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用了,怕他不会接受。这样吧,等他完成刊印书籍后,找个机会见见他,看看他是否真的有才能入朝再说!”

    第二天,赵顼带着英宗的手诏到国史馆调了两个人押送这《太平御览》来到城郊王静辉的商务印书馆。王静辉被赵叶的办事效率吓了一跳:本来他以为最快也要两三个月才能把书给借出来,没想到赵叶的手段通天,只需要一天就把书给送到印刷作坊里面了。这让他对赵叶的父亲的官职产生了种种猜测,不过他就是想破头也回想不起来历史上这个时期有个姓赵的当朝宰辅,倒是想到赵叶父子可能是公候的可能,这使得他对赵叶的交往中更加小心了。

    当王静辉把刊印书籍的任务交给印刷作坊中的曾掌柜亲自执行后,他便和赵叶来到书房中,问道:“赵兄果然好手段,这《太平御览》居然这么快就能从国史馆中借出来,想必赵兄家人当不会是平凡之家吧?”

    到了这个时候,赵叶也不打算把自己的身份继续隐瞒下去了,他说道:“王兄误会了,不过这也确实是小弟有所隐瞒,在下是颍王赵顼,我的父亲便是当今皇上。我也不是故意对王兄隐瞒自己的身份,实在是因为想要结交王兄所以不得不出此下策,望王兄勿要怪罪!”

    王静辉听完他的自我介绍后,脑袋一蒙:天哪!这小子不就是历史上的宋神宗吗?!他怎么现在不呆在皇宫中还到处乱跑?!不过仔细想想他也就释然了:宋神宗的继任者当了皇帝后不还是挖了条地道从皇宫中跑到妓院里去找李师师吗?更何况他现在还不是皇帝,换身衣服就可以跑出来了。不过历史上的神宗赵顼好像不是个好色之徒,那他旁边带的肯定不是他的老婆,多半是他的妹妹蜀国公主或是魏国公主了。

    赵顼看到王静辉半天站在那里不说话,还以为自己的身份吓坏了对方,说道:“王兄对我的身份大可不必在意,我辈相交不过是意气之交而已,想王兄本是洒脱之人,当不会有这么多的世俗之见吧!”

    王静辉听了他的话后才感到自己刚才愣神儿了,淡然的说道:“不管怎么样,我还是要谢谢你,要是没有你,这太宗皇帝御览过的书籍也没有这么容易就能借出来!”

    赵顼客气的说道:“这也没有什么,我把这件事向父皇禀明后,父皇对此事十分重视,我大宋历来重视对于文治教化,这《太平御览》内容甚多不宜刊印,王兄既然能够有这么好的办法来印制此书,父皇说等此书刊印完毕后还要嘉奖你呢!如果印制的速度快的话,父皇还打算把其他几部书一同交给你来刊印发行!”

    王静辉听后说道:“皇上的嘉奖到不必了,能够刊印此书已是让我流芳百世了,颍王殿下请放心,我一定会将此事办好!”

    赵顼也注意到王静辉对他称呼的变化,对此他也感到有些失落,但这也是必然的,所以两个人在书房中有谈论了一会儿诗词后,就分手告辞了。

    对于王静辉来说,这个大宋未来的神宗皇帝赵顼如果给他内心中没有留下一丝冲击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王静辉在送走还是颍王的赵顼后,便独自坐在书房中沉思:利用和赵顼交往的特殊经历来实现他步入仕途来施展自己的抱负,他也考虑了,但深知历史的他还是对于能否是神宗时代王安石那拨人的对手感到没有底气。

    历史上英宗赵曙的短命曾让王静辉扼腕不已,这倒不是他对英宗皇帝有多大好感,而是因为英宗在政治上远比神宗要成熟的多,如果他能够多活几年等神宗赵顼再长大些,政治上更成熟些的,也许王安石发动的变法运动就不会对宋朝造成这么大的危害。

    在王静辉的历史观念中认为:王安石发动熙宁变法来革除北宋的弊政这本身没有错误,出发点毫无疑问也是出于好心,但错误就在于王安石把北宋当成了画纸,随意按照自己的想法在上面泼墨作画,对反对派进行压制,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