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1 章(第1/4页)  极乐诱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有私人感情在其中,因为吴文是他的“座师”。道光十八年曾国藩入京赶考,时为侍郎的吴文为主考官之一。所以,当年中举的人,皆认当时的考试“总裁官”为“座师”。

    攻破吴文之后,西征太平军克汉口、汉阳,继续西上,进入湖南境内。2月27日,克岳州;3月4日,下湘yīn;3月7日,占靖港。如此一来,西征军大有占取整个湖南,兜裹两广之势。但是,高兴没多久,太平军遇到了从前没怎么听说也没打过什么jiāo道的武装湘军。虽然这些湖南士勇衣装配备都很差,战斗力却强,打得太平军在靖港、宁乡一带节节败退,不得不重回湖北添人添后勤,再重新入湖南攻略。

    结果,优势兵力下,曾国藩在岳州不敌太平军,遁回长沙。太平军乘胜追击,又回到靖港一带。另一支太平军由林绍璋率领,在4月24日直下湘潭,准备合击省城长沙。

    亢龙有悔。4月28日、29日、30日,三天之内,太平军与曾国藩湘军大战十次,均未取胜,最终由攻变守,在湘军水军大pào的轰击下,仓惶逃出了湘潭城。而太平军水军两千多战船也在jiāo战中被烧毁,损失惨重。

    此战,曾国藩属于拼死一搏,他本人在4月28日自率水陆两军进攻靖港,大败亏输,曾三次在铜官渚想投水自杀,均为左右从人拦阻。回省城后,受到当地官绅鄙夷,曾国藩更感无脸见人,他自己在妙高峰连夜写好遗书,jiāo待后事,并向皇帝写了“遗折”,准备自杀。恰巧,湘潭捷报传来,一下子让正琢磨怎么个死法的曾国藩欢喜若狂。如果太平军再多坚持一天,估计这位曾爷就在4月30日晚上自挂东南枝了。

    得胜有精神。曾国藩稍事休整后,于7月率水陆湘军猛攻岳州,打跑了太平军骁将曾天养。这位“老贼”逃跑途中,在城陵矶遭湘军将领塔齐布迎击,乱中被杀。

    湘军越战越勇,水陆大进,在汉阳、汉口大败太平军水军,直逼武昌。武昌在1854年6月26日被太平军陈玉成(时年18岁)等人率众攻克,成为太平天国“天京”的上游重要屏障。愣的就怕不要命的,在湘军强大压力下,武昌太平军不敌,于10月14日自武昌败走。仅仅占领武昌三个多月,此城易手。

    由此,太平军只能退守田家镇。太平军与湘军水陆大战十天,最终湘军得胜。太平军大败,数千艘船被焚,伤亡万余人。秦日纲、韦志俊等人节节败退,一直逃到宿松、太湖才得喘息。

    1855年1月2日,湘军大军进围九江。

    至此,简要表一表曾国藩的湘军,分析一下这支地方民兵类武装为什么有这么强的战斗力。由于先前唐浩明先生首先为曾国藩“翻案”,有关这位“中兴之臣”以及湘军的著作,坊间极多,精芜相杂,水分不少。笔者试图客观、不偏不倚地简述一下曾国藩的湘军发迹因由和成功端倪。

    太平天国起事之时,昔日纵横天下的“八旗”兵,早已是明日黄花。甭说时光荏苒了二百多年,早在吴三桂等人“三藩之乱”时,“八旗”兵的战斗力已经退化得厉害。除“八旗”外,清政府最倚重的还有一支“绿营”军,以步兵为主,基本上都是汉人,为满清立国后国家军队的主要构成部分。到清朝后期,“绿营”这支生力军也已经腐败变质,平乱不足,扰民有余。兵士将官们终日吃喝嫖赌抽大烟,械斗争气,“见贼则望风奔溃,贼去则杀民以邀功”,十足的无赖兵痞。而且,世界潮流已经进入热兵器时代,绿营军的装备还是刀矛弓箭等冷兵器,最多有一些鸟铳、抬qiāng、“火箭”等东西,那些只能叫“火器”,不能称为“热兵器”。清朝依袭这种募兵制度,征兵愈多,“贼势愈炽”。

    汲取嘉庆年间平灭“白莲教”的经验,咸丰二年开始,清廷正式下诏在各省组织“团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