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零一章 尾声(第4/5页)  楚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赶到东麓山头,就见五六十名残敌仓皇逃入泥浆地里裹足难行,而曹霸这孙子正叫陷阵队里的新卒,拿臂张弩对着才逃出四五十步外的敌卒练习射击。

    远处能看到敌军正用采伐而来的草木铺设简易通道,鸦头岭东麓往东约有四里泥浆地,也亏得之前援汴军主力在这里跟寿州军攻守一个多月,将附近的树木砍伐一空,令敌军到这时还没能将这条四里长的简易通道修出来。

    随着新寨乡兵分批登上鸦头岭,敌军也只能放弃简易通道的搭建。

    简易通道比浮栈还不稳定,又极狭窄,一次通不过多少兵卒,即便能成功修通到鸦头岭,但真要派兵过来,不是给已经进驻鸦头岭的棠邑军精锐送菜吗?

    即便千余兵卒两天多时间都分批送上鸦头岭,但李秀犹不敢马虎,而舟桥水营还是照原计划马不停蹄的铺设浮栈。

    到十月底,左右的泥浆地大概率就会彻底冻实,到时候成千上万的敌军能从四周八方围过来,主峰仅二十丈的鸦头岭,地形再险也是有限,没有充足的物资、战械,一千两百名兵马不可能守住鸦头岭。

    有现成的扁箱船及栈板,调更多专业的舟桥水营将卒过来,浮栈搭建的速度也极快,第五天都修通到鸦头岭西麓,大宗物资则能源源不断从水路运过来,再经浮栈运入鸦头岭;等援汴军主力南撤之时,还会分一批精锐战力过来。

    当然,李秀率领先期登上鸦头岭的新寨乡勇,也是抓紧时间,昼夜以继的依照地形开挖战壕、修造土坡护墙,尽可能拓宽内部东西岭头间的通道,后续等到大批军资战械运过来,也是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强鸦头岭的防御。

    这几日,虽然敌军对武亭、郸县残城的攻势很猛,但李秀站在鸦头岭东麓,天晴时肉眼都能隐约看到两城攻守的状况,武亭、郸县两城的守卒在温博、谭修群两人的统领下,完全没有身陷敌围的慌乱,很稳定的将敌军压在城下。

    这时也体现出他们立足鸦头岭的意义。

    他们隔着黄泛区,即便现在还无法威胁东侧的敌军,但他们出现在鸦头岭之上,就能极大振奋守军的志气,也令敌军有芒刺在背之感。

    这时候不仅汴京妇孺都撤入颍水西岸,韩元齐、陈昆也率部进入陈州西部地区,只等简单的休整过,随时便能从汝州北部的险僻栈道通过,进入河洛南部地区,与梁帝朱裕所率的梁军主力会合,对洛阳等城叛军展开最后的强攻……

    …………

    …………

    “殿下,这便是韩谦与他的棠邑军!这三四年来我令灌江楼抽出三分之一的人手盯住棠邑,研究韩谦在淮西的一举一动,却也没有想到棠邑军将我军主力吸引到南线,竟然不惜成本的修造浮栈,将汴京军民接出。我们在河淮之间到底还是输了一筹,也好在殿下给田卫业下了死命令,要他不计伤亡的在十一月之前拿下雍州城。要不然的话,形势还真有些难看呢。”

    萧衣卿身穿一袭灰袍,与淮南郡王徐明珍站在一个身形魁梧健壮的中年蒙兀人身侧,眺望鸦头岭方向。

    中年蒙兀人便是蒙兀太子、南院枢密使乌素大石。

    这些年接纳北逃士族,甚至在三十年前就将自己的封地设为州县,全面推行汉制,乌素大石乃是蒙兀南夺燕云、东征渤海,继而南下侵取河朔及晋地的灵魂及核心人物。

    看他魁梧健壮以及满脸的络腮胡子,或许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个无敌武将,他这时候却穿着灰扑扑的皮裘御寒,手里拿着一只从战场上缴获来的瞭望铜镜,更清晰的观察鸦头岭的防御情形,跟萧衣卿说道:

    “朱裕的身子也扛不住太久了,与棠邑胜负不在一时。”

    “这倒是的,朱裕的状况未必能撑得过明年春后,残梁将卒奉朱贞小儿为主,何足畏也?”萧衣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