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 马上相逢无纸笔(第2/5页)  覆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过走了千余里?将来的路还需要文超你来替我沿途扶持……小时候家母教育咱们,说兄弟齐心,其利方能断金……咱们兄弟,千万不要学袁绍、袁术那般面和心不合才好。”

    公孙越不敢怠慢,不顾双臂被对方扶着,再度躬身下拜:“前途漫漫,越愿为兄长效犬马之劳!”

    公孙珣不由大喜,然后不顾此时尚在城外,再度扶起对方后竟直接开口相询:“既如此,阿越能替我坐镇晋阳,安抚太原吗?”

    公孙越沉默片刻,却还是重重颔首:“全凭兄长吩咐,只是略微担心自己才能不足,还请兄长多做安排。”

    “这是自然。”公孙珣不以为意。

    而闻得这对兄弟如此干脆言语,周围不少人,从太原世族到幽州军官,几乎人人松了一口气,最起码没有任何人表示反对或疑虑。

    没办法,这就是家天下时代宗族兄弟或者说血缘关系的特殊作用,只要公孙珣表达了对公孙越的信任,那公孙越就会立即从公孙珣那里获得原本属于卫将军一部分权威……换言之,大家对公孙越坐镇晋阳、安抚太原的认可,不是来自于其人曾为卢植学生,又或是曾为黄门侍郎多年,而是他姓公孙,他是公孙珣的族弟。

    这跟公孙珣将自己妻子、长子放在昌平便可以让吕范操持彼处大局;跟公孙大娘在公孙珣身后铺垫她的安利号时畅通无阻;甚至跟何进之前能掌握天下实权一般……本质上都是一个道理。

    其中区别,无外乎前者是靠宗族概念分享、延伸、保护权力,后者是靠血源。

    而且可以想象,在宗族这个概念未被消除之前,这种事情就会一直理所当然,而家庭这个概念未消除之前,后者更是不会轻易从历史中消除。

    回到眼前,兄弟二人毕竟少年相伴,又多年未见,所以从界休城外携手而归,又设宴将公孙越引见给田丰、赵云、太史慈,还有诸多太原世族后,当日晚间,公孙珣干脆又拉着自家族弟来到下榻之处,仔细询问起了分别后的事情。

    而公孙越自然也事无巨细,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这么说,你看了我的信后,居然替我与何进做了提醒?”公孙珣带着三分醉意仰卧在榻上,似笑非笑。“但其人还是死于非命?”

    “是。”坐在塌下马扎上的公孙越低头应道。“死在了南宫嘉德殿禁挞前。”

    “然后又以我的名义将田畴和那百余名养伤的义从留在了洛阳,并倚靠着他们援助了卢师,逼杀了赵忠,救助了太后,还夺走了何进的家人?”公孙珣脸上的笑意愈发古怪。

    “正是如此!”公孙越依旧低头而答。

    “可还有其他我不知道的吗?”

    公孙越这次只是低头,却居然没敢出声。

    “抬头!”公孙珣不耐开口呵斥道。“敢做不敢当吗?”

    “请兄长责罚!”公孙越终于昂首言道。

    “我为何要责罚你?”侧卧在榻上的公孙珣倒是显得有些百无聊赖。“你所作所为虽然都是擅自处置,但哪一个对我有坏处吗?而且哪一个是违背了律法、德行吗?哪一个是为了你私人吗?真要说起来,反而是你替我文过饰非,让我没有太亏心……我又不是不能容人的独夫,也不是分不清好歹的昏悖之人。”

    公孙越低头不语。

    “你之前说何进儿子被董卓杀了?当时只有妻子与怀孕的儿媳尚在?”公孙珣见状不好逼迫,便随意转到另一件琐事之上。“而何夫人沿途惴惴不安,一直想把她儿媳尹氏嫁给我为妾,以保全何氏子嗣?”

    “正是。”公孙越赶紧作答。

    “我与何进兄弟相称,如何能娶她儿媳?”公孙珣连连摇头。“而且还要在前线署理军务,大战在即,忽然纳妾算怎么一回事?”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