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 进退而定(第3/7页)  覆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供了有价值的讯息,那总不会少了你的钱!

    故此,二人居然没有半点前戏试探,直接就趁着晚间暮色做遮掩,在这洛阳城中的路边巷口处开门见山的交易起来。

    “文琪还不知道吧?”许攸不禁低声笑道。“前日皇甫嵩奏疏送到后,天子也知道党锢之事要听一听阉宦们的意思,于是今日下午便召见了诸位常侍询问此事,刚一开口,吕强吕常侍便直言如今局面危殆,若不能开党锢,则党人或将与黄巾贼合流,届时汉室天下难保!”

    “天子和其余诸位常侍都是何反应?”公孙珣正色问道。

    “能有何反应?”许攸依旧不屑。“天子当即失色,而诸位常侍虽然对吕常侍愤恨不已,却也居然无可反驳不瞒文琪,凡数十载,这党锢一事终于要有个了结了,朝堂局面将来也不比往日了。”

    公孙珣缓缓颔首受党锢的党人本来就集中在河南的汝颍宛洛和河北的清河c魏郡一带,如今正是黄巾军主要的盘踞地点,从天子的角度来说,也就难怪会有所担忧了。

    不过话说回来,若非是汉室在这些地方人心尽失,又怎么会让黄巾军速速扫荡这些地方呢?

    一念至此,公孙珣倒是忽然问了个有些荒唐的问题:“子远兄,你与我说实话,黄巾贼骤然夺取清河,扫荡颍川c汝南c南阳,这里面有没有你们的缘故?”

    许攸闻言也是一怔,但旋即摇头:“文琪的意思我懂。其实,你若说有意无意放纵一二,或许也是有的,但若是说起暗中勾结,以此来逼迫汉室,怕就是有些高看我等了!别的不说,如今黄巾贼起事一月便扫荡二十余郡,若真是有所勾结,我们也不会让人求开党锢了直接放彼辈入洛阳不好吗?”

    公孙珣也不禁摇头,俨然是觉得自己确实有些想多了:“那子远兄再问你一事,皇甫嵩是你们暗中联络的吗?”

    许攸依旧摇头:“这件事情我可以与文琪作保,确实也与我们无关,乃是皇甫义真自己突然上书其实不瞒文琪,本初那里之前确有此论,而负责此事的正是我许攸,我们本是要等诸将入洛以后再私下联络的,谁成想皇甫义真居然有乃叔之风,行事如此有眼光!”

    许攸说的乃叔之风,指的乃是皇甫嵩的叔叔,昔日凉州三明之一皇甫规的故事。

    话说,当年桓帝时发起了第一次党锢之祸,众人避之不及,但皇甫规居然主动上书朝廷,说自己向来羡慕那些党人的学问与道德,请朝廷把他也当做党人来对待桓帝可不是如今这位天子,心里比谁都明白,于是理都不理,直接把奏疏扔了。

    而从那以后,士人就再也没把皇甫氏当做是单纯的边将世家来看了,而是视为自己人。

    换言之,无论是真的想向士族靠拢也好,还是善于投机也罢,皇甫氏从来都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情。

    至于说公孙氏?若真有人有相应眼光,也就不需要公孙珣当日拼上性命陪着阳球在洛中拿王甫当饺子馅来剁了。

    而如今,人家皇甫嵩又轻飘飘的一封奏疏再度将公孙珣压了下去只能说,单以投机而论,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也就难怪公孙珣闻言连连感慨不已了。

    “文琪。”许攸见状捻须笑道。“党锢大开既然已成定局,那么接下来朝中必然大举征发动员大军出关迎战,你此番虽然先至,却被人后来居上如此还想要为一路主帅,怕是要有些难啊!”

    “正要借子远兄的能耐替我造一造舆论。”公孙珣闻言倒也干脆。“皇甫嵩我是不准备与他争了,但总不能让洛中诸位贤达忘了我吧?”

    “若只是造舆论,倒也容易。”许攸当即再笑。“如今党人将起,我在袁本初处又算是得力之人”

    “只造舆论便可,别的不要你管。”公孙珣忽然打断对方,凛然而言。“若事成,珣为一路持节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