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莫须有(第3/5页)  覆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问问此事的,结果光禄大夫你的邀请就到了”

    这一番话绕的,众人目瞪口呆。

    “也就是说,这书不是你上的?”杨赐愣了好大一会才咂摸出一点味道了。

    “也不好说,此事莫须有也!”刘宽若有所思道。“我记得之前未醉倒时,曾有不少亲信子弟一起来找我,要我和卢子干在这古今文之事上化干戈为玉帛,当时我是应下来的。而后来醉意上涌,有没有在商谈中答应卢子干此事,也是不大记得的毕竟我去那里是带着印绶的,说不定当日作文时我是点了头的也或许,只是喝的太多不记得了你们想想,卢子干总不至于作出伪书盗印这种事情来吧?”

    众人愈发无言以对。

    “刘公!”终于,一旁侍立着的杨彪实在是忍不住了。“莫须有何以服天下?”

    杨彪今年已经三十多岁了,其实也就比卢植小一些而已,众人倒也不把他当后辈看,只是因为他老爹杨赐在此,这才让他侍立而已。

    “文先杨彪字啊,”刘宽不急不恼的看了对方一眼。“这莫须有也无需服天下事情已经发生了嘛,所谓木已成舟。现在的问题是,我难不成还要告诉陛下,那表文是假的,请你收回表彰吗?又或者说,我还能在无凭无据的情况下,说人家卢子干盗我的银印,做了伪书?再说了,此事终究还是莫须有,当日真有可能是我点头认可了的,只是酒力太大不记得了而已话说那日的酒确实有味道,生平第一次喝的如此畅快,所谓三碗不过岗”

    杨彪也好,诸位在坐的公卿也罢,全都默然无语。

    不然呢,还能怎么样呢?起身堵这位刘婆婆的嘴?

    良久,作为聚会的发起人,也是座中唯一和刘宽资格相仿的元老重臣,杨赐终于还是无奈的劝了一句:“此事若刘公你不开口,那恐怕就要成定局了”

    “光禄大夫的爱子刚才也说了,莫须有何以服天下?”刘宽连连摇头。“此事休要再提,我断然不会因莫须有之事污一位海内大儒名节的!”

    这话本来就是意料之中,杨赐也不过是出于召集人的责任再问一句而已实际上,他也不可能因为这种事情去污蔑卢植伪书盗印的。

    然而

    “既然如此,毛诗以副本的名义铭刻于石经背面,恐怕已经成了定局,再多说也无益了。”杨赐如此吃了苍蝇一般得出了这个结论。“但是,现在还需防着卢子干以此为契机,让所有古文经典副本于今文碑后此事,不能再让了!”

    然而,让杨赐感到愤怒和不解的是,自己说出这番理所当然的话以后,竟然没有一个人发声附和。

    “袁公。”不满之下,杨赐直接点名了。“你家四世三公,靠的是孟氏易传家,难道就没有话教我吗?”

    “杨公。”一直没吭声的袁隗起身朝对方行了一礼。“我袁氏虽然是今文世家,但我袁隗的岳父马公马融却是古文的一代宗师,我身处嫌疑,不好就此事多言!”

    杨赐目视对方良久,但终究无可奈何。

    “杨公,”就在此时,当今陛下三位帝师中的最后一位,也就是大司农张济再度开口了。“我有一言。”

    “张公请说。”杨赐听到声音后终于缓过来了一口气,话说,这张济虽然和自己一样位列三位帝师之一,但却是被自己举荐的,属于半个自己人。

    “杨公。”张济低声答道。“恕我直言,这事有缓急之分,古今文之论终究只是士人之间的理念纷争,而当今天下的痼疾在于宦官!所以在我看,这古文以副碑的形式列入石经,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若能以此收尽山东人心,则大事可成矣!”

    杨赐闻言再度闭口不言良久,他忽然举杯一饮而尽,然后拂袖而起:“我醉了,先行告退。”

    众人愕然,宴席随即不欢而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