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52节隔空较量,上(第2/4页)  攻约梁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相废掉蔡京弃之不用以惩罚和出气的心思越发坚定。

    蔡京老奸巨滑,比狐狸精还精,自然在江南遭大劫时就明白:这下皇帝会迁怒治国不力,只怕相位不保。

    他更清楚皇帝最关心的事是什么。

    说穿了就两字:钱粮。

    有了钱粮弥补夏季赋税损失,朝廷有财力应对难关,皇帝有钱挥霍不用为国家财政艰难上火,那一切还有转机。

    为保相位,蔡京才利用高俅胆大泼皮贪财本性,拉着白时中c张邦昌一起就势支持高俅屠杀狠抢江淮巨富。

    只要高俅凭大军赶走海盗带着如山钱财回来,国库比正常年景更有钱,皇帝的腰包更充裕,那就有周旋余地,极可能不失相权。

    为了切身利益,蔡京和白时中等权臣,要挟拉拢开国勋贵武将要员一起,以私通海盗的罪名狠狠收拾那些没要害实权因走私利益损失太大而急红眼胆敢联手揭破抢劫民财事实c参奏高俅害民犯罪c实际是恃众想和宰相们作对的高官众臣。

    赵佶更关心朝廷有没有钱粮应对难关,哪会管不法走私商是死是活。

    对胆敢为走私犯狡辩说话敢出头指责高俅的大臣,道君皇帝认为都是黑了心不忠于君王事的,恼恨之极,顺着宰相和勋贵们的反驳和建议,把这些官员满门全部关进天牢严加审问是不是通海盗的内鬼。

    下了大狱,甭管是不是私通海盗,这些官员们都完了。

    蔡京等有一万种方法收拾得这些官员闭嘴。

    对死鸭子嘴硬官员,直接伪造认罪自杀遗书弄死。其他老实屈服配合的认罪发配,统统路上弄死。

    敢在这个时候闹事作对,就该死。蔡京等下手就是狠的,决不放过一人,不留下后遗症再操心应对。

    蔡京艰难熬到现在,此时察觉皇帝冰冷注视自己,清晰感受到皇帝的换相心思,越发企盼高俅能顺利归来。

    皇帝赵佶也在盼着高爱卿能早日凯旋归来。

    他不知高俅把抢到的金银财宝带着行军准备私分只把铜钱留下急充国库应付朝廷和他。

    道君盼的是高俅能重创海盗,最好教训海盗再不敢轻易登陆抢掠。

    此外,有了能征惯战的忠臣高卿和杀出来的数十万京军在身边,他这个皇帝才能更有底气任性调整河北军事,挤压赵公廉的权力,逐步削弱赵公廉在沧北的影响力控制力,放手设法搞臭赵公廉,然后轻松除掉,以证帝王权威,震慑天下。

    皇宫这的诸般旨意还没下,皇宫和东京的内线就已经把消息电传到了清州。

    赵公廉看完消息,不禁长长叹口气,没有愤怒,只目光变得比赵佶的更冰冷十倍。

    龙图阁大学士一般是年老资深的副相级以上高官的荣誉称号。

    但,学士c大学士之类的并没有相关物质待遇。

    蔡京的孙子才二十几岁,比赵公廉还小,在京城风花雪月整天耍嘴放空炮,却有好几个也当着大学士。到了北宋此时,赵佶对官员显示他恩宠大度,乱加爵,朝中大学士一抓一大把,称号早已不值钱了。

    赵佶却用这个空名头来顶清州应得的封赏,表面是皇帝宠爱欣赏格外恩顾,实际上是虚的,只是用于暂时胡弄人的。

    其心险恶。

    赵公廉看得明白,感叹的是:官场哪有真朋友,只有志同道合者c同流合污者。道起了变化,利益有了纷争,立马就会翻脸成仇。盼称孤道寡的封建帝王能有情有义,纯粹是是痴心妄想的笑话。幸亏当初听了弟弟的预言早早在海外准备了退路,否则忠君苦干一场却落到今天这地步,那还不得被朝廷那些躲在内地安享富贵的腐烂官员和皇帝活活气死冤死。

    对道君皇帝的阴毒手段,赵公廉早有预判和对策,做好了下一步和皇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