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27节决择(第2/4页)  攻约梁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寞不是刘文能理解的。

    他注意的是别的,冷静地从射击孔指着出战辽军道:“你看韩昌在少说也五百米外观看。挑战的辽将和帮助骂阵的兵也至少在三四百米外晃悠,骂得猖狂却始终保持理智并不逼得太近。这说明什么?难道韩昌知道我们有厉害的远程武器?”

    他转头看着李助,“把战场拉那么远。我怕韩昌没按好心。怕是想利用你返城慢的时间差算计你。”

    李助眉毛一扬,用望远镜仔细瞅瞅韩昌那边用步兵巨盾密集遮掩处,冷笑道:“你不提醒,我还真疏忽了。”

    “韩昌这老小子手里怕是有不少神臂弩。辽国没从大宋卖国贼那得到。韩昌也能从打破的沧州边塞那弄到。公廉栽下来的原沧北烂军哪是忠贞保国的料?为了及时逃命,仓皇抛下库存,没按军规毁掉神臂弩半点不稀奇。”

    “我真是不懂了。这种烂军不撤掉,反而调来布防沧州继续守边关,大宋那些官僚是怎么想的?脑袋是怎么长的?”

    刘文笑了笑,却没吱声。

    他心里很清楚,大宋朝廷这么干才是正常的。

    宋军在士大夫们眼里是什么?

    首先是丘八乌烂之处,绝大多数是该死或死了半点不心疼的视为社会渣滓的人,其次才是保家卫国的力量。

    宋人不愿当兵。大宋一向习惯把那些罪囚等恶人烂人发配军中,既是惩罚也能补充兵力。朝廷把这个当成是一种给罪犯烂人发挥凶恶特长杀敌立功赎罪得到出路甚至当官机会的宽容慈悲仁政,认为利国利民一举多得,已经成为国策传统。

    若要举例子。士大夫们会说说一代名将狄青的事迹,振振有词指出:“你看看,狄青这个贼配军因朝廷仁政得以充军效力疆场,不但脱了罪,还抓住了机会,发挥了恶人特长摇身一变由该死的罪囚成了官员,而且官至枢密副使位及武将巅峰,个人有了出路,实现了价值。大宋也得了一员名将,边境有保,国泰民安。由此可见,把罪犯恶棍烂人充军发配是多么正确的事。”

    现实情况是,早在几十年前,大宋军队就已经是有几处不烂的?

    即使在是早在仁宗时期,当时的能人名相韩琦统领过的军队也是军纪极其败坏的烂军,何况是其它军队。

    在士大夫们眼里,军队就是那样,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他们既无力改变,也不屑去改变。烂人就该当兵。烂军就该打仗牺牲掉消耗掉。

    这叫危害社会的废物有效利用,裁撤掉干什么?

    难道让这些烂人脱下军服幸运地解脱战争与死亡,重新为民心愿得偿,混入社会再肆意当于国于民毫无益处的祸害?

    况且,朝廷众官员都心照不宣地要利用沧北裁撤下来对赵公廉怀恨在心的将领带领旧部对付沧赵,所以一体留用布防沧州。

    坏就坏在这一点上。

    沧北裁撤下来的军队,个人武力未必差了,否则没点本事在军中也当不了军痞恶霸,也不是就是不堪用,而是赵公廉没那么多时间消耗在整训这些烂人身上。调到沧州,若不是石符练这种投机政客冒牌大将以及黑永康这种只顾贪污钻营烂透的将领当军队领导,换成有能力也有点责任心的武官来带队,花力气和时间严加整训,也不是不能打仗,至少不会象现在闻风即溃。

    但在朝廷眼中,石符练以及未叛逃之前的黑永康之流都是有能而且会做人做官的堪用人才,信任他们能镇守边关。

    结果

    李助也不是不明白这些。

    他只是鄙视大宋统治者的荒唐,随口辱骂几句,发泄一下心中的不屑和愤恨。

    吐槽一下,李助不惧韩昌的算计,仍然出战。

    小刘通一看有出马较量辽寇大将的机会,顿时跃跃欲试,很想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