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93节矿城危机(第2/2页)  攻约梁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当然,他们仍然理直气壮,仍然觉得自己是爱国爱民的好官。

    国家利益至上嘛。

    当国家利益和百姓利益产生冲突时,自然得优先维护国家利益。百姓利益得让步做出牺牲。这很应该。没什么不对。

    他们也不认为是自己决策错误坑了民。

    害民是沧赵家族太自私自利不肯(高价)收购矿工辛辛苦苦开采出来的矿产,也不肯交出使用矿产的秘方,以至矿产全成了废物。罪过全是沧赵的罪过。欠的工钱应该罚沧赵家赔偿并道歉谢罪。皇帝应该施压惩罚,不能总惯着沧赵。

    这些官连坑民恶名都不肯背,全推到沧赵身上,不愧疚自己的坑人行为,不死心地仍然企图用皇权硬逼沧赵向他们屈服低头,不断上书叫嚣指责沧赵无君无国不忠。

    贪官恶霸们则是压根不想给工钱。

    开矿一文没赚着反赔进去一大笔,他们心痛得要命,一时奈何不得沧赵,只恨不能把损失从矿工身上捞回来,哪管矿工死活,还管你什么工钱不工钱。

    老实拍拍屁股空手走人已经是你的福气了。敢闹事,弄不死你,正好名正言顺抓起当免费苦力赚钱贴补回损失。

    如此一来就坑害了一大批采矿工人,弄得各相关地怨声载道。沧赵在愚民中的形象受损。但大宋更失人心。

    如今沧赵在大宋的矿业只剩下海边的龙口煤矿以及福建的一座沿海煤矿。

    不过,福建那座矿从来不在沧赵名下,外人也不知和沧赵有关,如今更控制在海盗之手,当地官府根本不敢招惹。

    按计划,挂名沧赵的龙口矿也要在这次海盗大规模抢掠沿海之际趁机毁灭关闭了,原来最兴盛时有矿工四五万人之巨,主要是南亚等地的战俘奴隶,北方的战俘放在大宋可能泄露秘密,全放在海外当苦力。本矿奴隶全部割了舌头,脸上盖上矿场标记,当光杆矿工劳作到死完算完。

    这些南亚异族矿工和宋人语言不通,不识字不会写字或者至少不会汉字,说不得写不得泄露不了秘密,在和熟悉的南方炎热环境完全不同的北方龙口这种完全陌生也感觉不适应的地方生存,人会本能产生畏惧心,开始时根本不敢逃跑,后来熟悉了当地累得不甘心这样生存下去想逃,有侥幸逃走的,却逃不远就被当地百姓认出来主动抓住押回来。公门中人遇到了更会积极抓送回来。

    说白了就是个利益的事。

    当地百姓还没移民走的,也从矿场受益菲浅,无论感激不感激,为自身利益也盼着矿场好下去。

    当地官府也是如此。

    以前,因贪婪或奉朝中沧赵的政敌靠山指示敢向矿场下黑手的官僚,纷纷因各种原因倒霉。一度,龙口县令县丞等主官换得那个频繁。在弄不倒沧赵的情况下,身为当地官僚心里敌视沧赵可以,但盘算着坑害矿场祸害沧赵只会自己先受害。

    对封建官僚,以沧赵实力想揪谁小辫子,好点的官,也照样一揪一个准。

    有圣人之称的范仲淹都能被弹劾成筛子狼狈下台,何况是北宋末的这些几乎没几个屁股干净的日趋腐烂的官僚。

    配合矿场,尽量从中受益才是身为当地官僚的首要明智选择。阴谋什么的都得靠后再说。

    造成龙口矿危机的不是朝廷或当地官府,而是突然来自西部的一股势力。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