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3节平西2(第2/4页)  攻约梁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意傻乎乎冒险和明知太难斗的对手去交手搏命硬碰。

    在这些前提下,唐斌平日里又谦和儒雅大方,为人处事让人感觉很舒服,不贪功争权,人缘极好,无形中是军中很有面子的人,往日从来不因私事请假什么的,对上官也从无所求,现在人家妻子娘家出了大事必须陪着妻子赶紧回去看看,第一次所求,这个面子必须得给,西军这又确实没什么事需要唐斌这样的猛将干的,所以,所部西军主将就痛快批准了。

    实际上,唐斌妻子一丈青扈三娘家自然根本没什么事。

    扈家庄早搬海外了,扈太公年纪更大了,但仍然活得精神着呐。只是西军这边哪知道山东一偏僻庄子的私人家事,没人关心这个,自然相信一向忠诚大宋更忠诚西军集体的“老实可爱”小伙子唐斌说什么就是什么。

    但,扈三娘确实是回山东了,只是去的是梁山。

    她带着大的三岁闺女c小的才一岁多的儿子,是准备按赵岳的计划撤离大宋而进行提前转移。

    同行的还有大刀关胜的家人,以及唐斌的母亲。是由赵岳特意安排的自己的十几个精细善战亲信侍卫提前过去接应负责沿途保护,也有关胜手下的三十多个关西大汉亲信好手共同负责护卫。至于这些大汉的家人早悄悄转移海外生活了。

    扈三娘的武艺如今高强得自然没得说,有她在和统领,这一行老小自然不惧专走侦察好的路径上可能遇到的屑小。

    一同转移走的人中却并没有唐斌的父亲。

    唐斌父母的家已经不在西军地盘。

    唐老爷子此时已经不在西军服役,早在近一年前已经光荣退役转去了山西内陆的州上担任了个副总捕头的衙门差使。

    老爷子当年家贫,又是在随时会丧命的边军中,即使以西北人彪悍并不鄙视保家卫国的当兵的那种算是对军人比较优良的社会风气环境,当时也没姑娘愿意嫁唐父,也或是有愿嫁的,但年轻有梦想也有些本事有点小傲气的唐父没看上。

    到今天也是一样,西军中有太多光棍将士。

    小光棍就不说了。

    老光棍们一代代的过了青春热血梦想期还没在军中混出点名堂的,对功名富贵死了心,一般都会认命地不再惦记结婚生子传宗接代这种高难度的大事,随时准备上战场丢掉性命,多半也不愿意有妻c子之类的牵挂,干脆就那么喝酒嫖赌花掉军饷潇洒瞎混着,直到战死或命大就是没死在战场上却老了被赶出军中在社会上一无所有的胡混病死饿死各种死算了。

    唐父呢,算幸运,混出了点出息,不是小兵蛋子了,似乎也有了光明前途才得以和看得上的唐母欢欢喜喜结亲,成亲晚,有唐斌这个独生子自然也晚,唐斌如今才二十刚出头,按大宋十几岁就成亲生子的常见家庭,唐父应该只三十多四十岁左右转,现在应该正在壮年,实际却已经五十出头了,年纪大了,浴血杀敌的心劲仍在却已不复青壮的龙精虎猛,不适合再在西军这种总要拼体力恶战的团体中混,又没有儿子唐斌那样的武力才能人缘,虽从军至今多有战功,但没有大功,又秉正固执不会来事,到了也只混了个西军中一抓一大把的小军官,有了品级却没前途可言,也不会得到上级重用真担任什么重将参谋之类的职责统军作战当高级指挥,混来混去,热血大半生仍只能充当事实上的战场带头搏命的老兵。

    唐斌很担心一身伤病的老父亲的安危,又随时准备撤离大宋,所以以儿子担心父亲的理由坚决要求父亲退役转业。

    他母亲也坚决不愿意再让老头子和年轻人一样玩刀口添血的生涯。

    儿子出息了,家中的钱也不知儿子媳妇从哪弄来的,反正多得花不完,有骁勇的家将有忠诚能干的仆人啥也不缺,不需要老伴再继续挣那点卖命军饷维持生活。再说了,一家只两男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