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0节乱世乱相(第2/4页)  攻约梁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作战,将士伤亡加重,又兵力不足,将不得不大量抽调帝国青壮入伍参战,严重拖累帝国刚刚进入稳定展开的各项事业飞速发展,容易造成社会动荡,还有无法高效展开对域外异族势力空间的战略,毁掉开拓和有效压制控制。

    从宋人上上下下积极作死卖国来的各种廉价便利供应也会中断,只能靠军事手段缓慢硬抢,军费等各种负担却暴长.......

    最主要是这样直接内战,必然撕裂大汉民族。

    留在大宋没资格投靠帝国的人或许都该死,但总有亲朋在帝国,若是大量死在帝国军队刀下,总会影响帝国人心。

    民族感情纽带是个很玄妙的东西。

    它似乎无关紧要,平时也不起什么大作用,但它就是存在着,并实实在在影响着民族群体的心,在大原则上也不细讲是与非。同族,你就不能大杀同族。做了就不对,必会伤了玄妙的民族感情,无形中损害了万众对新帝国的拥戴。

    而若是滞留的宋人大量死在内贼混战和异族入侵上,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那是自作虐。

    谁叫你自己不好没资格来帝国享福,还不知死的拼命损坏本民族故土根基,引发天下大乱,挡不住异族趁机侵略?

    死也是该死,是自己找死。

    怨不得海盗帝国无情。

    所以,赵老二绝不会因为刺客这点事就擅自改变帝国要利用金军这把凶残有力屠刀磨砺汉人和铲除民族毒瘤的计划。

    滞留宋故土的这些人,在那时的战乱中就会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本性到底是个什么人,在大是大非上是不是该死。

    在这一点坚持上,赵老二的心冷酷坚硬无比,不会有丝毫动摇。

    对一身罪恶和劣根性却能坚持民族大义,能舍生忘死奋勇抵抗异族入侵的,最终也不是不能得到帝国宽恕和接纳。

    反之,平常无该死大恶,甚至有仁善之举的,到时却积极投靠效忠异族的,统统不可宽恕,统统严酷惩罚。

    就是要用金军乱华这次重大历史契机给整个大汉民族的人上一场最血腥最生动的教育课,做一次灵魂上的洗礼。

    就是要让国民深刻记住,做人可以有万般不是,可以有种种不堪,但就是不能不忠诚大汉民族。

    决不允许再出现吃着中国饭却心向异国积极为异国利益着想的众多群体。

    这是新帝国臣民要永远牢记在心头的最根本做人原则。

    不可触犯。

    否则就是无法承受的残酷代价。

    但当这位在泰安做暗中策应的间谍人员又汇报了泰安城中发生的一系列凶案后,赵老二也不禁愕然地哦了一声。

    戏班灭了温知州满门罪孽者?

    居然会这么巧?

    嘿嘿,这就有意思了。

    自己刚放言了要当灭人间恶鬼的阎王,莫非还真有了阎王效应?

    转念间,赵岳又急问:“可知本县知县是何来历?”

    那故意装猥琐平凡的汉子一笑,低声道:“狗官正是高通判的同党。”

    高通判长期盘踞此地,势力庞大,操控了泰安官场。此地现任知县科举不第,弃书从吏,攀附上了通判,才能从原本的一县区区押司得到破格提拔,由吏转官,成了一县主薄,有了正经品级,并逐步升为县丞,直到一县之长。

    这是一个由“奴隶到将军“的故事,其黑恶并不感人,但确实不易。若是叫宋江知道了,必定羡慕佩服不已。

    宋江当押司时,做梦都想能凭突出才干获得破格提拔,由吏转官,从此展开官场青云路。

    可弄来弄去,他不但没能如愿,还沦落成了被通缉的杀人犯,连押司也当不成了,和官场无缘了。

    这叫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