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5节难惹(第2/4页)  攻约梁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力统治着阿三国群体意识。而佛教讲众生平等。

    佛教作为外来种能在汉族世界发展迅猛,堪称攻城掠地势如破竹,并迅速达到至高无上大教的高度,最主要是因地制宜补充和改变理念实行本土化,融入当地实情,积极迎合了汉统治者弱化反抗意识的愚民政治需求,而且有最理想的民族思想,即儒家思想做基础,积极吸纳了儒家精神,和儒教一样成为王朝禁锢和支配万民思想的最有力工具,得到了政权的许可和大力支持。

    儒教和佛教主旨精神都是讲善讲人性美的,提倡仁德,本身是光明伟大的。

    但这不重要。

    管你是什么宗教,成员都得吃饭,不是餐风食露就能活着的神仙,都拘在现实需求中,必须和当时的政治结合才能生存并兴盛。

    和政治纠缠在一起,又是在封建特权时代。再好的经也必然被念歪了。

    好经不是被某个坏和尚念歪了,而是生存发展的立根宗旨本身就是不纯的,势力的,歪的。

    投机的是黑暗政治,满足的是腐朽统治者意愿。

    并且和朝廷一样成了特权统治者,一同骑在民众头上不劳而获,而且比朝廷更超然更高级。

    皇帝还得夙兴夜寐理政和忧心治理天下呢。

    高僧却只需安居华美庙堂借金光闪闪的佛像无忧无虑逍遥地说说慈悲祝福念念经,这就行了。

    存在即合理。

    历史无法改变。

    赵老二来的那个世界,中国据说有上万寺庙出现,成员可以想像有多少,但和尚实际的主业是旅游从业人员,是赚钱。怎么也算为繁荣经济满足人民需求做贡献了。

    而宋代的和尚就是事实上的吸血鬼、社会的寄生虫大负担,却披着神圣光明。

    这真是个令人惊叹又畏惧的一股势力。

    它的可怕还体现在就象一个党派一样,在内部,南派与北派、各寺庙,尤其是同一地的,竞争激烈,有分歧甚至不对付,经营有方兴盛寺庙的成员瞧不起贫酸落魄的,如同土豪对吊丝,而对外,它又是一党,同气连枝,相互勾联维护。

    你若是宋人,小庙,不要以为它势弱就好欺负。

    指不定该庙就和佛门权威高僧大派有关系。

    招惹了小庙,极可能就是捅了马蜂窝,有你罪受的,不弄死你,也搞得你臭不可闻。

    当初,赵公廉中状元入京为官几个月后就遭遇过这类危险。

    东京大相国寺是皇家供奉的寺庙。

    皇室成员,无论是皇子皇孙,还是太后宫妃,很多人信佛。

    仁慈的,在相国寺寻求精神安慰与寄托;

    邪恶的,往往更虔诚,在此寻求佛祖保佑,得高僧大智慧指点迷津而有脱罪妙策。

    有一极迷信的皇妃成员偶然间在大相国寺就听到某高僧私下里给轰动京城正飞速红起来的奇才新状元赵公廉批命。

    断言说:赵公廉三个字,字字带刀剑,公字藏私心。天下为公。公的却怕不是火宋的天下,明是公,实为私。人也是满身峥嵘气,虽尚年少,云角还不大瞧得出来,却必是蛟龙之属,脑后生反骨,颈上有逆鳞,一遇风雨便化龙。

    这种断语极尽恶毒了。

    就差直说赵公廉天生是造反来的,是潜龙大祸害,若是不早除掉其满族,日后必会危急大宋江山,夺取政权未必不能。

    这皇妃听到这个,大吃一惊。

    赵公廉是天纵奇才,要相貌有相貌,要才华有才华,要人品有人品,要风趣有风趣……史上也少见如此完美年轻人,深得皇帝的喜爱和看重,看皇帝对待赵公廉的心思,真是恨不能彼赵是此赵,可惜赵公廉不是他亲长子,就把赵公廉当宰相放身边培养。

    若赵公廉是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