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2章 宁可无法,不可为恶法(第2/3页)  帝国吃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场盛大的歌舞晚宴正在举行。

    上首左右相对摆放着两张案桌,秦始皇与陈旭相对而坐,下首左右首位是左相李斯和右相冯去疾,再后是蒙毅赵高等同属三公九卿级别的重臣,再后是武足有四十余人,皆都是当朝有名望的公卿贵族。

    所谓卿,为上大夫之上的官位,分为上下三等,类似爵位的级别,有可能有卿之名而无实权,只是表示种级别和待遇,官秩两千石,而通过王侯公卿这四种称呼经常并列在起,就可以看出卿的地位非常高。

    在周朝,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同列上卿,在大秦则是太尉、左右丞相和御史大夫为上卿,其他太仆郎令等九卿为卿和下卿,其他如司空司马司徒司寇司士等五官六卿已经尽皆废止,大秦如今的官员职务和周朝已经几乎完全不同。

    此时参与紫宸殿饮宴的皆都是大夫以上级别的官员,这批人,也正是掌握大秦命脉的最高级别的剥削阶层。

    百官公卿饮宴之际,殿有舞姬正在随着音乐翩翩起舞,钟鼎琴瑟之声叮叮咚咚袅袅不绝。

    曲歌罢,舞姬退去。

    “自从朕在宛城观看了陈先生排练的戏剧,再看这些歌舞就索然无味耳!”秦始皇似乎对自己皇宫排练的歌舞有些拿不上台面感到有些不好意思,邀请陈旭饮酒之时竟然发出声感概。

    “陛下说笑了,歌舞也好,戏剧也好,皆都是娱乐,戏剧演绎的是人间百味,内有悲欢离合惹人遐思,而歌舞动作轻松随意舒展优美,更加令人心情舒畅,无有高下之分也,当初伯牙遇钟子期,合奏高山流水引为知己,钟子期死后伯牙也摔琴止技,只为知音难觅耳,旭与陛下神交已久,今日受陛下知遇之恩前来咸阳,也希望有朝日能够和陛下互为知音,将我大秦治理成为个歌舞升平、国泰民安之繁华盛世。”

    “有先生这句话,朕心甚慰,先生请满饮此杯!”

    “陛下请~”陈旭双手捧起玉杯,袖袍掩面饮而尽。

    “陈先生,听宛城郡守江北亭奏报,今年清河镇夏秋两季粮食皆都丰收增倍,而且听闻陈先生亲自耕种的二十亩试验田亩产更是达到石,不知是否属实?”陈旭放下酒杯之后,下面个官员突然站起来问。

    “不错!”陈旭点头。

    “那就好,看来只要新的法令推行下去,明年我大秦全国粮食倍增有望也!”这个官员很兴奋的坐下去。

    “什么法令?”陈旭忍不住问,同时还转头看了坐在左侧首位的李斯眼。

    “陈先生今日刚到咸阳,还不知晓,去年先生发明了曲辕犁和耧耙等新式农具,各地推广下去之后,今年大秦各郡县普遍增收两成左右,而推广最早的南阳郡增收超过三成,雉县竟然超过五成,因此朕打算在全国推广这种深耕施肥之法,今日朝议之时让李相颁布条法令强制执行,免得农夫懒惰!”秦始皇竟然亲自开口解释这件事情。

    陈旭的脸色慢慢的冷静下来,略微思忖之后站起来对着秦始皇深深躬,“陛下,法令之事是否可以延后推行?”

    “为何?”不光秦始皇愣住了,大殿之上所有人都不解的看着陈旭。

    “法之所以为法,就在于它的严肃性、适应性和普及性,因此法令的推广要慎之又慎,条法令出台,当适时适当,才能被人接受并且顺利执行,深耕积肥精耕细作之法的确是粮食增收的良法,但我大秦三十六郡百余县,南北东西相隔遥遥万里,天时地利皆都不同,各地物产也都不同,各地民风更不相同,旦贸然把法令颁布下去,恐怕会引起民夫的惊恐和混乱,加之各地官吏也并非懂得这种新式的耕种方法,强制推广在很多地方只会适得其反,恐怕会引起极大的民怨,世间万事皆可分出轻重缓急,因此强制推广新式耕种之法非是眼前的当务之急,所以旭恳请陛下缓行这条法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