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重阻挠(第1/3页)  长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有人带头反对随后便是一片附议之声只是片刻工夫已有十余位官员出列反对。
    长生并不认识这些人只能通过他们所站立的位置和官服的颜色判断出众人的大致品阶这些人穿的多为红色官服说明他们多为四品和五品官员不过身穿紫色官服的三品以上官员也有两三人。
    并不是所有反对之人都只是简单的附议随后发声的那些人还陈述了附议的理由这些人反对的理由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御史大夫向来由德高望重的老臣担任而他资历太浅对朝局政务不够了解威望也不足以服众。二是御史大夫多为文官而他是武举出身。三是他年纪太小缺乏历练。
    如果只有这十余人反对局面也不至于失控但墙倒众人推眼见反对的人越来越多一些摇摆之人也纷纷加入了反对阵营没过多久反对的官员就增加到了三十多人。
    今日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共有一百六七十人其中还不乏年老中庸尸位素餐之辈三十多人反对局面即将控制不住了。
    有反对的自然也有赞同的随后陆陆续续有人鼓起勇气出列说话对众人进行反驳反驳的理由是御史台虽然监察百官办理要案其在朝廷的地位却在六部之下御史台不入六部御史大夫不入九卿由年轻人担任御史大夫并不违制亦无不妥。
    亦有人以大汉名将霍去病为例十四入伍十七出征十八封侯勇冠三军御史台公务繁重正需要长生这种年轻有为精力充沛的长官。
    至于反对之人诟病长生武举出身反驳之人亦是据理力争只道朝廷任用官吏向来只看品级不分文武御史大夫乃从三品的官职而长生现在官居从三品担任御史大夫合情合理。
    虽然维护圣意之人慷慨陈词奈何人数较少只有六七人而出列反对之人足有三四十局面仍是不利的一边倒。
    不过维护圣意的这些人虽然人数较少却敢于慷慨陈词据理力争并不畏惧对方人多势众根据几人沉稳的语气和坚定的神态来看类似这种朝堂争吵的情况之前应该多次出现过他们并不怯场。
    随着争论的升级越来越多的官员先后参与其中场面也逐渐由争论变成了争吵。
    “张将军你只说委任不妥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妥只在那里聒噪争吵扰乱朝堂居心何在?”
    “少监大人我乃武将直言快语比不得你们文臣抱着四书咬文嚼字朝堂之上忠言进谏何来居心?反倒是你老眼昏花倚老卖老置朝廷安危于不顾大放厥词哗众取宠。”
    “张将军此言欠妥少监大人赤胆忠心…”
    “孙中丞你什么意思难不成赵大人赤胆忠心张将军便居心叵测?”
    “你莫要颠倒黑白断章取义不管按照朝廷吏制还是古今礼制御史大夫的任用都无有不妥。”
    “你个拉粪倒尿的内府小吏也敢妄言吏制我只问你满朝当真无有可用文武了吗竟由黄毛孺子入主御史台统管刑狱监察百官传扬出去朝廷颜面何在?”
    “朝廷颜面?兵部举荐你为征南将军讨逆平叛出兵五万回朝三百你如何有脸回来?”
    “你个老匹夫……”
    “征南将军慎言此乃威严朝堂主位坐的是当今皇上不是你养娈蓄妓的征南将军府。”
    “好你个孙德贤竟敢诋毁本将军我看你是活够了。”
    “下官便是活够了也轮不到你来处置。”
    长生虽然不曾说话双方文武的争吵谩骂却听的一字不漏他没想到这些官员敢在朝堂之上如此放肆完全不把皇上放在眼里。
    通过双方出列的人数来看宦官阉党的实力明显强于皇上而且阉党一方多为领兵武将和各部大臣而忠于皇上的这些臣子多为文官闲职。
    都吵成这个样子了皇上也一直没有出言表态只是面无表情的坐在那里。
    起初长生还不明所以后来发现皇上的龙椅金台下方左右分别侍立着一个身穿宦官官服的老太监这两个老太监自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