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九十三章:识时务者为俊杰(第3/5页)  唐朝贵公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铁锹,开始在仁川的外围一线,挖起了一条条的壕沟。

    参军府的邓健,带着一干参军,手里拿着壕沟工程的地图以及工程标准,四处巡查。

    这仁川外围,似已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他们无视其他人不解的目光,专门和泥泞打着交道,一个个仿佛是土耗子一般。

    此时的仁川,天寒地冻,毕竟是冬日,地面全是冻土,好在这些家伙们体力不错,一个个裹着大衣,将暖帽上的护耳打起来,迎着风雪,却也不觉得冷,毕竟年轻,正在气血方刚的年龄。

    而所有的壕沟,都是有标准的,可不是随便挖挖了事,要挖多深,面宽几何,都有专门的人进行测量。

    冬天有冬天的好处,因为地面结了霜,虽然挖掘起来困难,可好处就在于,至少不必考虑排水的问题。

    邓健在这天寒地冻中,口里呵着白气,裹着大衣,在参军们的陪同之下,拿着舆图,巡视了附近的地理,他对于在这里设防,还有一些的不解,因为他无法保证高句丽人当真会来。

    不过很快,他也就释然了,就当在这仁川建立一个永固的防御工事吧,毕竟……这也是自己的地方。

    当然,因为这防线乃是仁川的外围修筑,实际上……挖的是人家的地方,在百济人的郡县范围内了。

    只是这些百济人,却没有声张,当地的官府亦是视而不见。

    倒是商会里却乱成了一锅粥。

    一开始听说要纳捐,大家自是踊跃,这个一百贯,那个五百贯,毕竟自己捐了钱,自己的名字,就极有可能入了陈正泰的眼睛。

    大家都指望着天策军赶紧出击,而后自己跟在后头捡一些好处呢!

    可哪里晓得,天策军居然不动了。

    于是大家都不免有些急了。

    “不是说出击的吗?怎么又在此挖壕沟了,这不是打算在仁川不走了吗?”

    “哎呀,守在这里,这高句丽何时才能灭啊。”

    “不会是……一直留在这仁川吧。”

    所有人百思不得其解,可是却又不敢去催促陈正泰进兵,因而一个个很是无语的观察着天策军的动向。

    可天策军,显然是没有一丁点出击的样子,他们甚至……还在壕沟附近搭建了新的大营。

    看这大营……显然不是临时性的。

    …………

    “将军,前方发现一队百济斥候。”

    高阳骑着高头大马,此时浑身甲胄,当然……他没有穿全身甲,只穿了一件皮甲而已,而外头则用衣料将自己裹的严严实实的。

    那重甲实在太沉重了,而且在这天寒地冻之中,实在是没有多少保暖的功能,他是大将军,却也不愿意穿戴这样的甲胄。

    不只如此,几乎所有的武官,都没有穿戴那甲胄,武官们可以,可是士卒们却是不成,这可是花了无数的钱财买来的,为了搭配这些甲胄,还征来了无数的牛马,这个时候你敢不穿?

    高阳率军,一路南下。

    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一方面,重甲不适合守城,它的最大效用乃是进攻。

    另一方面,高句丽的所有资源都堆在了重甲上,城防几乎已经没有办法修葺了,甚至包括了大量的堡楼,也几乎已经没有了人力物力进行修补。

    有了重骑,不进攻还能怎么办?

    何况大唐分兵两路,现在天策军威胁了国内城,想要救援辽东,就必须先将最容易拿下的天策军拿下!

    天策军有数千重骑,而我高句丽有五万,以十打一,迅速击溃天策军,便可立即驰援辽东。

    因而,此战至关重要。

    高阳此次为大将军,奉了那高建武的王令,自然不敢耽搁,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