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八十五章:王道(第3/4页)  唐朝贵公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想象中的糟糕。

    在这里,奉行的乃是大唐的律令,作为钦差的长孙冲,以及水师衙署,还有负责刑狱的大唐掌狱官,包括了下面的文吏和武吏,都是唐人,所有的起居用度,也大多都是商船自天津港运来的。

    离开了仁川港,可以和百济的贵族以及官员还有地主们进行交涉,彼此谈一些买卖,而在仁川的买卖利润,本就丰厚,毕竟……大唐来的货物,往往奇货可居,而自百济的特产,也可运回贩售。

    最重要的是,百济人和汉人本就文字相同,只是口音有所不同罢了。

    现在许多的百济人都开始纠正自己的口音,希望能多的能和唐商进行交流。

    这里有大唐的百济商业总会。

    这总商会是唐商们一起推举而出的,负责直接和百济的朝廷进行交涉,若是遇到了商业纠纷,也能确保唐商的利益。

    正因为如此,大家都认为这里的买卖好做,而且居住的环境,和大唐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仁川这里,距离百济王都并不远,水师的都督,或是钦差长孙冲,又或者是商会的人物,几乎每隔数月,便会抵达王都,与百济人进行交涉。

    当然,现在长孙冲的职责,除了管理仁川之外,其中最大的义务,便是纠劾百济百官。

    他设置了一个监察司,弹劾百济各地不法的官吏。

    前些日子,监察院便查出了百济国右伊燕演贪墨的事,事情闹的很大,最后这燕演被百济王斩首示众。

    要知道,右尹在百济,已算是副宰相的高位了,而这燕演,又出自百济最大的世族燕氏,这种家族在百济,对国政的影响很大。

    燕演也是百济最大的反唐派人物,认为百济只有亲近高句丽,方可确保自己的地位。

    而监察院当即查出了他不少的事,先是仁川商会下设的一个报纸,也就是当下百济国里最盛行的百济日报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而后,监察院亲派人前往这位燕演的府邸,查出了大量的黄金和欠条,得到了足够的证据之后,监察院会同七十多个百济上下的大臣和郡守进行上奏,历数了燕演二十多条罪状。

    最终……燕演下狱,在议罪的时候,原本这百济王还希望能够只罢黜燕演的官职,不过监察院认为应该秉公而行,需以儆效尤,最终斩首。

    骤然之间,百济国内一片肃然。

    现如今,已有不少大臣前往仁川,可比前往王都要勤快了。

    不少地方郡守,几乎都以能够和长孙冲有书信往来为荣,不少对于朝局的看法,也都是先行和仁川这边进行交涉。

    听闻百济王对此很是不满。

    可这又如何呢?

    毕竟无论再不满,也总比沦为阶下囚的好,月初的时候,长孙冲去探望过这位百济王,百济王还是拿出了极高的礼节,进行招待,当着百官的面,他拉着长孙冲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位大唐钦差的感谢。

    一切都很融洽,并没有市井之中所传言的那样,百济王成日在宫中饮酒痛骂唐使。

    百济日报,也大篇幅的报道了这件事,认为这是大唐和百济关系的新篇章,乃是上国与藩属国和睦相处的典范。

    不过……长孙冲现在最有兴趣的,还是为百济国设计一套新的制度了,他希望能够增加百济国的相权,而减少王权对于朝廷的过分干扰。

    这一点,长孙冲和商会的会长有过仔细的讨论,商会的会长乐见其成。

    毕竟,大王是靠血缘来延续的,这是不可控的存在,他们天然认为,百济国乃是他的私产,因而对于大唐,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抵触的情绪。

    可是百济的令尹们就显然不同了,他们是百官之首,能否最终得到治理百官的权利,本身就是各方博弈的结果,这样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