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六十九章:惊天巨案(第3/5页)  唐朝贵公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大帐,一干将校随即入帐,众人齐刷刷地看着侯君集。

    侯君集冷面道:“过不了多久,我等就要回长安了,就此罢兵。”

    众将都忍不住露出了失望之色。

    侯君集随即又道:“在陈正泰的眼里,高昌那些逆民,竟比太子殿下还要重要,真是可笑。”

    “将军……难道没有其他办法吗?”

    “也不是没有办法。”侯君集淡淡道:“至少暂时,我们还得留在西宁。”

    “这是何故?难道还有其他的理由?”

    “方才那陈正泰曾言,说高昌乃是陈氏的高昌,这话……难道大家不觉得刺耳吗?陛下宠幸陈正泰,将关外之地的许多事交给了陈家处置,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陈家何德何能,怎么敢窃据高昌呢?由此可见,陈正泰此人,早已是野心勃勃,早就别有居心了。他想要裂土封侯,效仿当初韩信的前事。这天下,乃是大唐的天下,何来谁家的土地?我当一面立即上书,状告陈正泰谋反,他在高昌和西宁之地,私密的招揽死士,又将关外的疆土据为己有。任用私人,使这关外之地,只知有陈氏,不知有陛下。”

    说到这里,侯君集一脸的信心,冷哼一声道:“只要这份奏疏递上去,陛下就算没有生出警惕,却也为了防范于未然,不会轻易将我等召回长安。我等驻守于此,便可防范陈氏图谋不轨。只要时机成熟,定有大功劳等着咱们。”

    一听陈氏居心叵测,有谋反之心,众人都打起了精神,期盼的看着侯君集。

    侯君集随即心满意足,他不忿于陈正泰羞辱自己,一定要给陈正泰一点颜色看看,于是连忙作书,一份是给李世民的奏疏,一份则是给太子李承乾的密信。

    前者着重说陈氏高昌之事。

    后者却是着重的说明陈家对于太子殿下的不屑。

    一切写完了,忙令人用快马,送往长安城。

    ………………

    陈正泰和侯君集不欢而散。

    他却没有觉得这事就算是完了!而是忧心忡忡起来。

    侯君集这样的小人,如今他算是和这家伙彻底的反目了。

    其实侯君集若是跑来和自己说一些其他的事,自己给他一个下马威,也不会过于刁难,毕竟这个人乃是太子的心腹,又是吏部尚书。

    可现如今,陈正泰觉得事情比他所想象的要严重,这家伙居然为了立功,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拿着太子来压他,却想在高昌弄出乱子,再平定一次高昌。

    见恩师长吁短叹,武诩反而镇定,她凝视着陈正泰道:“恩师有什么忧虑的呢?侯君集假若当真还有其他的企图,大不了,去陛下面前诽谤恩师便是了,可是陛下对恩师深信不疑,怎么会因为侯君集的一面之词,就对恩师生出怀疑呢?”

    “不,我所忧虑的不是陛下。”陈正泰摇摇头,叹了口气道:“我所忧虑的,其实是太子啊!太子和侯君集走的太近了,我原以为侯君集只是贪功,可是万万想不到,这个人心术不正竟到这个地步,为了得功劳,已是丧心病狂,丝毫没有人性了。”

    武诩皱了皱眉道:“恩师的意思是……这会影响到太子殿下?”

    “太子的性情比较直,这侯君集的女儿和女婿都在他的左右,平日里没有少对太子说三道四。太子的性情,你是知道的,他已引侯君集为心腹,而一旦侯君集的真面目暴露,怎么可能……不影响到太子殿下呢?要知道陛下对于太子,还是有所防范的,倒不是说陛下没有爱子之心,可是这数百年来,父子相残的事,早已不知发生了多少次!陛下有所戒备,也是人之常情。而一旦陛下对太子生出了其他的心思,你想想看,接下来会如何?区区一个侯君集,不算什么,可此人牵涉太大了。”

    武诩便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