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五十二章:大胜(第3/4页)  唐朝贵公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尽皆知。此时人们都咒骂他毫无风骨,若是此时,师母也疏远他,那么人们见了他的下场,还会有人为师母赴汤蹈火吗?师母理应这个时候,想尽办法赐予他更多的高官厚禄,令他得到奖赏,那么将来,师母便可门庭若市,言出法随了。”

    李秀荣吁了口气:“只是许敬宗此人……”

    “他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要紧呢?”武珝笑道:“他不过是个工具罢了,既然可用,为何不用?其实这朝廷的运作,就是如此的,人们都说不要亲近小人,可实际上,朝廷永远离不开小人。”

    李秀荣发现武珝谈起这些,总是口若悬河,她抿嘴微笑,倾听道:“这又是何故呢?”

    “因为很简单,真正的君子,他们往往有自己的原则和主见,不说其他的,若是师母锐意改制,就必须要做出一点新意出来,可是那些君子们,眼高于顶,或是默不吭声,他们肯为师母效劳吗?不会!恰恰相反,他们今日会指摘这个,明日会指摘那个,他们觉得这个政令错了,那个主意有害。可小人不同,小人才需攀附有权位的人,他们总会想尽办法,用尽一切的手段,去完成师母想要做的事,哪怕是被天下人指责,也在所不惜。那么师母,我们要建财政部,甚至要管理工商,要建立新制,这些处处都是会令人生出非议的事,那么我们该用什么样的人呢?”

    武珝叹道:“其实……天底下,真正的聪明人并不多,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明日会发生什么,这天下该怎样走,才可太平。哪怕自诩聪明的人,其实也不过是读了许多的经史,而后在开始中寻找大治的方法而已。可是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又有几次大治呢?若循从前的经验,根本不可能令天下大治呢。想要大治天下,就必须得有眼光独到的人,或如陛下一般的神武,又或是恩师这般的足智多谋。其余的人,只需乖乖的顺从就可以了。不必让他们处处七嘴八舌……”

    李秀荣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我稍稍明白了一些,就好像……当初蒸汽机车出来之前,所有人都会认为这自己能走的车乃是一个笑话,因为古往今来,根本没有这样的车?”

    武珝道:“对,正是如此,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会笑话,像朝中的那些正人君子们,当然会跳出来,指责恩师,或是大肆嘲讽,因为以他们的惊艳得失而论,恩师是在做错的事,当然需要大肆的抨击。可也有的人,如许敬宗一般,他们不会嘲笑,因为他们无所谓对错,只要攀附恩师能得到好处,便自然而然,在蒸汽机车没有出现时,便会为恩师唱赞歌。可现在……恩师和师母所要做的,不就是在造蒸汽机车吗?没有人知道财政部有没有用,没有人知道……改变了六部的格局,会引发什么后果。可是恩师认为这是对的,他希望去做。君子们自然会不屑于顾,现在能用之人,或者能为之摇旗呐喊之人,除了许敬宗这般的人,还有谁呢?”

    李秀荣大抵明白了,叹了口气:“看来,非要用许敬宗不可了。”

    “要用。”武珝斩钉截铁,而后却又道:“但是也要防备,因为这样的人,今日可以因为师母得势,而攀附师母,他日有人得势,这样的人就会攀附他人。因而最好的办法,是提拔他,令他得到奖赏,同时,狠狠的敲打他的儿子许昂,许昂犯了罪,就依法治罪,狠狠惩戒,如此敲打,他便又喜又忧,又敬又畏了。”

    李秀荣越发觉得,这驾驭百姓,实在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可这武珝却好似是无师自通。

    不过好在武珝总是能讲道理说的很透,倒是让她能够轻易的上手,李秀荣心里想,我虽愚笨一些,却也要统统学会,如若不然,在政事堂里,只怕要引人笑话了。

    “这些日子,你不必干别的。”李秀荣道:“只做一件事,便是将这满朝文武的底细摸清楚,什么人是君子,什么是小人,什么人可以屈服,什么人要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