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六十六章:社稷之功(第3/4页)  唐朝贵公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太子殿下到了。”

    李世民屏退左右:“你们且先下去,朕有话要和太子说。”

    于是除了两个医者之外,其余人统统告退。

    一会儿工夫,一脸焦急之色的李承乾,已是气喘吁吁的进来了。

    见了受伤的李世民,他不禁一时百感交集,连忙拜下道:“儿臣见过父皇,父皇……您……”

    “不许哭,不要说话,现在……现在听朕说……”李世民已越来越气若游丝了,口里努力地道:“朕……朕现在,也不知能不能熬过去,就算是能熬过去,只怕没有一年半载,也难恢复。现在……现在朕有话要交代给你。我大唐,得天下不过数十年,现在基业未稳,所以……此时,你既为太子,理应监国,可是……这天下这么多骁将和智士,你年纪还轻,如何做到驾驭群臣呢?朕……不放心哪。”

    李承乾只是泪眼婆娑的道:“儿臣一定……一定……”

    “不要说这些自满的话。”李世民苦笑着道:“连朕都阴沟里翻了船,何况是你呢,你及得上朕的万一吗?”

    这话说的……

    李承乾一时有点懵,若换做是从前,他肯定想要好好的说道说道了,只是今日,看着身受重伤的李世民,却只有哽咽。

    李世民则是接着道:“现在……朕先送一个大礼。陈正泰与你相交莫逆,他与你……既是君臣,又是朋友与兄弟,此人……朕观之,他是个有大义的人,他擅自调动兵马,已触犯了禁忌,朕已夺了他的爵位……裁撤了新军。你虽还不是新君,可未来却还是要稳住朝廷,要借重的,定是陈正泰这样的人,所以……你监国之后,下的第一道诏令,便是以救驾的名义,敕封陈正泰为郡王,而后犒赏这些解散的新军将士,将新军提为禁卫。如此,你便算是给了他们恩德了。他们都是忠义之士,自是对你死心塌地的。”

    敕封为郡王……

    这几乎是破天荒的事。

    可李承乾立即就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了,陈正泰有大过,可也有天大的功劳,如若不然,这大唐的社稷,天知道会是什么样子,惩罚他擅自调兵是一回事,给他赏赐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李承乾立马道:“儿臣知道了。”

    李世民便又道:“除此之外,房玄龄、杜如晦,还有你的舅舅长孙无忌,此三人,可以与陈正泰一道辅政,房玄龄这个人……性子温和,是统帅百官的最好人选。而长孙无忌,乃是你的娘舅,他长孙家,与你是一体的。可是……长孙无忌不宜成为百官的首领,他是个担当不足,且有自己小心思的人,大体上,他是忠心的,可私心重了一些,依旧让他做吏部尚书吧,加一个太傅便是。再有如程咬金、李靖之辈……李靖当初,在玄武门之变时,态度有所犹豫,他并不效忠于朕,不过……此人还是有大用,他在军中有威望,行事也不偏不倚,要让他坐镇在长安,至于张公瑾、程咬金、房、秦琼之辈,他们出身远不如那些世族子弟,可对朕,将来对你,也定会忠心耿耿。这个时候,应该统统外放,外放到各处重镇,令他们任都督和将军,镇守一方,要严防有不臣之心的人。”

    李世民的声音越来越微弱了,却依旧强逼着自己说完:“侯君集这个人……心思太重了,朕在的时候,或许能制住,可是若朕不在了,他虽是你平日里最亲近的,他的女儿,也嫁给了你为妃,可一旦朕没了,他定会骄横,不会将别人放在眼里的,这样的人……你必要小心为上,此冲锋之才,却不可完全信任,找个由头,要治一治他的罪,先疏远他,令他时刻保持着惊恐,等到用人之际,再将这关在笼子里的老虎放出来。”

    李承乾听到这里,已是泪水涟涟:“儿臣都知道了。”

    “知道了就好。”李世民突然觉得自己眼眶也湿润了,反而忘却了疼痛:“朕平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