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三十五章:天子之怒(第3/4页)  唐朝贵公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该是大唐的根本,可哪里想到……朝廷给与了他们这么多的恩惠,最终换来的却是这些。

    这令李世民心里难受,也同时滋生出了巨大的危机感。

    这倒不是空穴来风的,因为在李唐之前,历代王朝的更替,就只有两三代啊,从东汉开始,几乎每隔几代人,一个旧的王朝便被新的王朝取代,数十年的时间里,新帝登基,紧接着便是二世、三世而亡,旧有的皇族被彻底的铲除。

    有这么多的前车之鉴,谁能相信,李唐就是幸运的呢?

    那杨家,那北周,那北魏……太多……实在太多的先例了。

    一路上,李世民似乎想着事,所以马车里一直很安静,马车到了二皮沟后,陈正泰不敢带着人去大的作坊,某些大作坊的东家,说不准认得自己,只寻觅了一个普通规模的作坊进去。

    这作坊是生产木器的,二皮沟包括了朔方那里,到处都在营建新的宅邸,许多人搬进了新家,少不得需要各种家具,在这巨大的需求之下,木器的销量极大,各种胡床、胡凳还有胡椅很是畅销。

    这也没办法的事,贵族们喜欢跪坐,这毕竟符合礼仪,可寻常百姓辛劳一日,下了工,哪里还们心情委屈自己的膝盖?

    这作坊的规模不大,门脸上打着周记木坊的招牌,大约有百来个木匠和学徒。

    和国子学里的气氛不一样,这里头的气氛让人感受到的是紧张,匠人和学徒们大多用的是斧、锯之类的工具,根据不同的样式将运来的木料进行加工,边上还有一个漆坊,因为现在的人们爱给自己的家具上漆,所以远远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

    李世民进了这里,便觉得这里的气味有些怪异,有些想要作呕。

    待他下车后,这奔驰牌四轮马车,在二皮沟这里还是很有面子的,寻常的小商贾可舍不得买,且李世民一行人,足足七八辆,因而门前的门房可不敢阻拦,心急火燎地去知会自己的东家了。

    只片刻功夫,那东家便小跑着出来了,面上笑开了花,等李世民等人落了地,便前倨后恭,行礼道:“哎呀……我清早就觉得眼皮儿跳,总觉得今日要遇贵人来,不料郎君等人就来了。不知郎君高姓大名……”

    “姓李。”李世民本还想解释一下,不是陇西李,也不是赵郡李。

    可这东家居然没有一点继续追问李世民来自哪里的意思,而是立即道:“李兄,我姓周,周武,哈哈……来,来,里头坐。”

    李世民有些不太习惯,太粗俗了,进来还没寒暄几句呢。

    便和陈正泰对了个眼色,陈正泰低声道:“儿臣就爱在二皮沟这儿闲晃,没有这么多的虚礼客套。”

    于是李世民等人随那周武进了工坊里一个单独的厢房,这里是一个小茶室,显然是为了招待客商准备的。

    周武居然没有仆役,亲自去抓了一些茶叶,给李世民等人斟茶,而后笑呵呵的道:“李兄是想买桌椅的吧?我不是吹嘘,我们周记的做工,除了陈家的木器之外,是二皮沟里最好的了,我们这里的匠人工艺精湛,不是寻常人可以比的。”

    他随即便开始自吹自擂,从他家用的木料,到用的油漆,再到做工,口里喋喋不休个没停。

    李世民默默地听着,可以说是插不进话,他只觉得这家伙自吹自擂的太过了,油嘴滑舌,心里便有几分不喜,沉着脸,一动不动。

    周武见状,反而更觉得大买卖来了,将一盏茶放到李世民面前,小心翼翼道:“李兄不信,可以看看,眼见为实嘛,我们的价格也很公道……”

    李世民的目光,却落在茶几上那散落的新闻报上头。

    他随即伸手取了新闻报,故作感兴趣的样子道:“不知今日新闻报中刊载了什么。”

    周武听罢,收了收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