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一章:千年未有之变局(第3/4页)  唐朝贵公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陈正泰下了朝后,还是觉得自己的耳朵嗡嗡嗡的响着,恩师的那些厉声斥责似乎还在耳中缭绕,他也只好苦笑以对,这真的很刚哪,他也只能一个服字。

    其实他倒是希望将科举的内容变成课本的内容的。

    不过显然,哪怕李世民,也未必能真心实意的完全认同课本中的那一套。

    上千年的积习,岂是说改就改。

    能增加一些通识的题,就已算是很给脸了。

    陈正泰回了二皮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所有教师们招揽来。

    显然……朝廷改弦更张,学堂要生存,就不得不变了。

    古人们表面上说话都很好听,其实和后世没有什么分别,虽然大道理,大家都能讲,可实际上大家都是现实主义者。

    就如现在求神拜佛很流行一般,可若是那些和尚和道人们说一句求神拜佛只是净化心灵,不能给你求子,不能保佑你发财,你就试试看,保准这天下的寺庙和道观的香火统统绝迹。

    可见做任何事,都不能用爱发电。

    那玩意是愚弄人的。

    学堂想要发扬光大,就必须就实际出发,确保学子们获得足够的功名。

    现如今科举的策略虽已出来,可应试的教育,毕竟还处于空白阶段,习惯了依靠举荐的世家子弟们,显然对于应试还一窍不通。

    哈哈,这就是陈正泰的强项了,毕竟他是这个世上,唯一经历过残酷的应试教育的人。

    因而,这些作为教师的,就率先要开始受培训一番,要有针对性的学习,如何做题,如何针对考题作文章,如何划重点,四书之中,哪一些肯定可能要考,如何背诵,如何反复的练习。

    这些统统都是学问。

    显然,陈正泰的这一套,很多人是不理解的,李义府就觉得不以为然,忍不住道:“恩师,这样能成吗?若只背诵,和反复写文章……”

    “住口。”陈正泰其实早就想到一旦这样安排,势必引来很多人的不解,他可不觉得自己有给每一个产生疑问的人解释一遍的时间,有些事行不行,还是先做出了效果才是最直观的。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打断他道:“不许有任何的疑义,一切听我的布置就是了。”

    这话很干脆,也很有霸王之气,李义府无语。

    不过陈正泰怎么说,他也只能怎么办。

    虽然心里有太多的疑问和觉得不合理的地方。

    毕竟,他的生长环境以及他从前学习的方法,不是如此,因而当陈正泰提出这些的时候,他是存着很大疑惑的。

    可没办法,胳膊拗不过大腿啊。

    陈正泰列出一个纲目来:“首先,是要做到四书的内容,完全能倒背如流。这一点必须做到,要反复的背诵和诵读,一字都不能错漏。”

    众人又是一脸无语。

    其实这个时代的人,更讲究的是好读书不求甚解的阶段。

    固然再怎么研究经义的人,也不可能做到真正滚瓜烂熟的地步。

    陈正泰随即道:“除此之外,就是史这一部分,要求做到每一个典故都要理解,要列出一个备考的题册出来,要大家反复的学习。”

    “做文章……是必要的,需要求所有生员,每月上缴六篇文章,按着考试的规范来写,教师和助教们要将这些文章进行评定,分出优劣,优者,优在哪里,劣者,劣在哪里。”

    陈正泰滔滔不绝,一一介绍。

    以至于让李义府和郝处俊、高智周等人,也开始怀疑人生了。

    那读书的意义在哪里?

    ……

    而陈正泰心里却是偷着乐,我陈某人……想不到也会有这一天,将这全天下的对手们,统统拉到了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